中元将至,过“鬼节”除了烧纸,还有这些知识需要恶补

2021-12-13 13: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2| 评论: 0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鬼节”,俗话又叫“七月半”。不过文雅的说法为“中元节”、“盂兰盆节”。虽说是“节”,但这个“节”的主人公却不是“人”,而是“鬼”。即便许多地方习俗不一样,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习俗也被演化、省略。但这天照例上坟、祭祀、烧纸等却还是保存了下来。那么,这个“鬼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古代的秋祭与佛教中的目连救母

众所周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收获之时祭祀先祖,被认为是孝道心诚的表现。《礼记·月令》 中有“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的说法。据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载,商周之时,秋天的祭祀叫“尝”,要以收获的黍、稷等作物奉祀祖先。

汉代的儒生们在为先秦典籍注疏时,还加入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在里面,因为他们宣扬祭祀不及时就是天子的失职失道。可见,秋祭(也就是所谓的“秋尝”),无论是作为一种来自远古的礼仪习俗,还是为了彰显孝心的举措,在汉代得到了继承和延续。正因如此,诸如《楚辞·九歌·少司命》、《东皇太一》、《湘夫人》等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也得以流传。



不过,要了解“鬼节”的兴起,还不得不提汉代的一件大事——佛教的传入。

自汉明帝梦见金佛后派蔡音、秦景等去西域求取佛经,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寺庙、佛经在中原越来越多,佛法、佛教故事也随之传播。“盂兰盆节”就是这么来的。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佛教《盂兰盆经》,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为“解救倒悬”之意,也就是把魂魄从困厄中解救出来的意思。这一说法源自“目连救母”的故事。佛经中提到:

“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咒原,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时,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

意思就是说,佛祖的弟子目连看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自己解救无果。佛祖说是因为他母亲罪孽深重,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百味五果放置盆中供养十方鬼灵,母亲才能解救。目连照做之后,母亲才得以解脱。这个故事,表明佛教传入我国后,开始出现了七月十五超度亲人亡灵的说法。



从传世文献来看,这种习俗在南北朝之时就已经具有了较大影响。据《释氏六帖》、《荆楚岁时记》等的记载,梁武帝在七月十五“送盆供养”,车马流连,场面十分排场。民间也是上行下效,“广为华饰”,好不热闹。

佛道融合背景下的中元节

现在的七月十五,更多的官方说法还是叫“中元节”。“中元节”其实是道教的叫法。道经里说:“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道士於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俱饱满,免於众苦,得还人中。”

不难看出道教中解救饿鬼的方式与《盂兰盆经》主旨相似——在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勾选善恶之时,通过一系列诚意的操作(烧香燃灯、采集花果、准备饮食和奇珍异等)供养诸圣和道士。然后道士在这一日讲经说道,借诸圣之力解救饿鬼。        佛道两家在七月十五的来源不好确定是谁借鉴的谁,但可以确定的是,二者的主旨、供养方式其实异曲同工。



有唐一代,李唐将道家教主老子奉为圣祖,道教地位得以上升。而后民间思想、信仰中佛道又不断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七月十五逐渐变成一个接地气的民间节日。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唐朝一代的努力,北宋之后“中元节”成为了七月十五的固定称呼。如《东京梦华录》里就直截了当的有“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说法,这在此前的文献中是少见的。唐宋之后的中元节逐渐定型,并没有太多质的变化。

那么,唐宋之时的中元节是如何过的呢?

唐代起确立了放假制度,规定“七月十五日前后各一日,宜准旧例休假。”这为盛大的节日活动提供了时间准备,也烘托了气氛。而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交互影响,很快形成了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

七月十五这一天,寺院或宫廷都会准备盂兰盆,在盆中放有食物等供品,并且有用纸花、竹子、蜡烛等装饰,之后有寺院和尚诵经等一系列活动。到了宋代,市民阶级的崛起之后,鬼节也充满了民俗气息。如《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

“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的七月十五,人们在街市上游玩,有卖零食的、演杂剧的,热闹地一点不比七夕的差。不过,除了娱乐之外,祭祀活动也同样进行得如火如荼,十分热闹。



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文献所记载,此时朝廷有宏大的官方祭祀祭奠先祖、阵亡将士及江海鬼神。官方的祭奠活动自然是十分盛大的,会有专员主持:“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在祭奠江海鬼神时,还会“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税务厅设斛,以享江海鬼神。”

除了皇家的祭祀活动,民间祭祀也很热闹:“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中元前一日,即卖楝叶,享祀时铺衬桌面。”按此记载,在民间,七月十五之前就有卖纸钱的,而且佛教的“盂兰盆”在宋代也不是盛贡品的供奉之物,而是与纸钱一起烧掉成了祭祀物品。



立足东土,影响朝日——古代中元节的传播与影响

唐宋时中元节的影响有二,一是奠定了后世节俗的基本面貌,二就是影响到了朝鲜、日本。唐宋时中外交流频繁,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影响到了周边国家。“遣唐使”一类的不仅学走了中国的制度、技术,也不可避免地被节日、习俗所影响。

朝鲜的盂兰盆节又称“百中节”,新罗王朝时就已经流传开来。其实朝鲜的古籍中仍然有“中元”的说法,这种道家的叫法显然是受中国的影响。《泽堂答倭人问目》中记载:“七月十五日,谓之中元……王女率六部女子。自七月既望,早集大部庭绩麻,至八月十五日考功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相与歌舞作百戏而罢。”七月十五传到朝鲜之后,这种游戏娱乐的项目也体现了朝鲜本土化的改造。



日本也是如此。据学者研究,公元659年日本齐明天皇诏群臣于京内诸寺,劝讲《盂兰盆经》,使报七世父母。由此看来,日本最初接触“盂兰盆”更多的还是佛教活动,并未与节日、祭祀等挂钩。后来中国文化的传入,加上幕府内乱等社会现实因素,民间开始有供养祖灵,伴随万灯会、施饿鬼等仪式的“生盆”。此后由于日本本土因素,“盂兰盆节”也加入了更多日本色彩,与中国的“中元节”有了许多差异。

总而言之,“中元节”虽是道教的叫法,但民间最初其实是先接纳的佛家的“盂兰盆节”。但七月十五的本质还是先秦时的秋天祭祖习俗。至唐宋时习俗不断加入世俗的色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在唐宋影响下传入了东边的朝鲜半岛、日本。



在“鬼节”源流清晰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其实现在民间许多关于“鬼节”的讲究甚至忌讳都需要商榷,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因为这个节日的本质并不是这样,甚至在宋代,这种节日的氛围要更加轻松、愉快。所谓“鬼节”,最初的本意是祭祀先祖。在祭祀方式和手段有所变化的今天,一味追求形式是不可取的。唯有心存敬畏与孝心,以孝和诚意侍奉先辈的生前身后,这大概就是古人的初衷吧。
<hr>
主要参考资料:

1.张舰戈:《北宋中元节民俗活动内涵演变考》,《南都学刊》,2018年第2期;

2.张舰戈:《南北朝至唐代中元节内涵演变考》,《唐都学刊》,2019年第1期;

3.郭凯:《佛教盂兰盆节的民俗化及其对外传播》,《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山村怪谈之鬼节惊魂——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节发生的那些事

下一篇:中元节与孝亲伦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10 22:19 , Processed in 0.44911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