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为养料,建一所会生长的学校——访深圳市龙华区万科双语学校校长杨帆

2022-6-22 16: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3| 评论: 0

2017年,杨帆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习考察,新接触的国际理念与过去26年在一线教学中产生的思考碰撞,让她产生了许多教育创想,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深圳将这些创想落到实地。2018年初,万科集团在深圳市龙华区筹建的万科双语学校(以下简称“深圳万双”)向杨帆抛出橄榄枝,为她提供了机会。

2018年2月,杨帆正式加入深圳万双。最初,杨帆将深圳万双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人格健全、学力卓越,具有国际视野,敢于创造美好未来的中国公民”,在过去4年,这一目标已经生长为“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学力卓越,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敢于创造美好未来的中国公民”。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从无数小事中慢慢积淀出来的。杨帆曾带着5年级的学生到加拿大温哥华的一所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上课的第一天,他们观摩了一节足球课。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加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穿着短袖球服在场上奔跑,反观自己学校的学生,都套着外套、戴着帽子站在场边,没有人想要参与运动,很多女孩子更是躲得远远的。这件事给杨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她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将“身体健康”加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推倒重来,而是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的。”这也道出了深圳万双立校的核心要义——生长。



封面人物:深圳市龙华区万科双语学校校长杨帆

会呼吸的校园,让建筑美学生长

要建设一所会生长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会生长的校园。深圳万双的建筑采用一体式结构,将教学、办公、实验、体育活动等功能融入同一栋楼,一层是攀岩馆、游泳馆等体育活动的天地,二层则配备了充足的实验室、科技教室等功能室。整栋楼采用环保材料,通过“多层地面”将自然环境引入学校内部,设置“层层退台”的结构,以“屋顶生态农园+空中花园+下沉庭园”的垂直绿化体系构建自然开放的校园空间,让户外活动场地无处不在,使学生下课后可以很方便地放松与玩耍,在学习之余呵护孩子的活力与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很多本可以用来做教室、扩大招生规模的位置都被开辟成了活动场地,在三楼大平台的花园旁边,学校铺设木板,安置木马、大棋盘等供学生游戏。杨帆介绍,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这里。



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杨帆与万科聘请的建筑设计师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其中的建筑知识与美学考量。她发现,现代建筑已经完全不像自己过去见到的那样,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很多结构都要由工厂直接生产标准件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从中,杨帆获得了启发:既然学校背靠的万科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什么不将建筑师请到课堂中?

深圳万双的建筑校本课程正是这样生长起来的。在建筑课上,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吸收相关建筑理念和知识,认识色彩与结构。在合作组建模型等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训练,沟通力、包容力和团队意识也得到提升。



大胆改革,让阅读力飞速生长

杨帆认为:“语文一定要加强阅读。目前国内的课堂教学集中在课本上,阅读训练依赖于课外,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必须要回到课内,通过课堂上的实战演练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让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从书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2021年2月,机缘巧合之下,杨帆又做回一线语文教师。重新站上讲台,杨帆对即将开始的课堂改革感到十分兴奋。

在美国研习的那段时间,杨帆认真研究了当地学校的语文课堂,并根据国内阅读教育的现状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改革方案。但是,回国后她发现,受制于种种现实因素,一线教师普遍还不敢进行这么大胆的改变。借着这次机会,杨帆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将自己的教育创想切实地落到课堂中。

一整个学期,杨帆只用了三分之一的课时就讲完了课本上的知识,剩下的时间,她带领自己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将《九月的冰河》这本书完完整整地读完。她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分工进行快速朗读,在提升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后过渡到学会默读与做批注。杨帆的课堂从不听写,也很少刷题,有的只是阅读与一篇接着一篇的习作。在这样的课堂上,问题的设计是关键,要引发学生讨论、表达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引导他们将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笔下的文章。

“期中考试前,我是很忐忑的,和班上的学生讲‘孩儿们,咱们复习一下吧’,但孩子们都说‘不,我们要读书’。即便是到了期末考试,我们也只是提前做了两套练习题。”作为校长,杨帆其实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尽管她相信自己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但此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能否直观地反映在教学成绩上,能否对得起家长与教师的期待,杨帆摸不着底。最终的结果出乎了杨帆的预料,学期末的全区统考中,杨帆执教的班级成绩优异,这更坚定了她将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

杨帆始终认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是能讲好课的人,只有把课上好,才能真正理解教育。”作为一名校长,她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无疑是冗杂的,学校的年轻教师已经成长起来,杨帆完全可以将班级教学放手交给她们。但每次读到学生们令人惊喜的作品,都让她难以割舍下这三尺讲台。

“上周需要参加很多会议,我有几天没能去学校上课,请了另一位老师帮我代课,效果很不错。当时,因为校务逐渐繁忙起来,我也在犹豫,是不是可以不教了。”她讲述了自己的这段心路历程,“回来的时候,我布置了两个关于‘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练笔作业,第一个主题是如何回应‘用你的矛击你的盾会怎样’这个问题,第二个主题是为问话的人补充一段心理活动。毫不夸张地说,班上24名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都很优秀。有的学生观点新颖,有的学生语言幽默而简洁,看到这些作品时的心潮澎湃是坐在校长办公室里无法得到的。这一刻,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是幸福的、值得的。”



培养国际视野,推动全球胜任力生长

随着跨国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也迎来了环境、能源、安全与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共同挑战,要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注重培养“全球胜任力”,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作为一所以双语教学与国际教育为特点的学校,深圳万双将“国际视野”写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

杨帆认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就是让学生从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理解世界。基于这样的思考,深圳万双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历史,以《极简人类史》这本书为基础,在宇宙生成的大背景下了解整个人类史,从宏观的、立体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线性地按照时间学习国别史。

“读史使人明智”,现在,深圳万双的学生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平日聊天的时候,常常拿出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与自己当下的处境进行比对。立体的历史学习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人生的眼界,影响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

深圳万双目前聘请了22名外教,这些外教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教授英语课,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学科中。“我觉得过去英语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就是因为我们总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却忽略了语言其实是一种工具。”杨帆说,“因此,我们开设了不同科目的英文课程,让学生真正地使用英语来学习知识,锻炼英语语境下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数学、科学、艺术……外教与中方教师共同备课,在打好国家课标要求的知识基础上,由外教进行英文内容的拓展,形成良性互动,这个过程对双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与成长。

外国教师与中国师生不同的思考与表达也形成了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学生从小在丰富多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包容、多元的思维方式。在2021年西方万圣节当天,学校举办了一个“神话节”,学生们用英语向外教们讲述中国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在搜集、整理、讲述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学会了如何与世界沟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基于国际视野的、基于具体实践需求与人际交流的学习推动着深圳万双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不断生长。

综合培养,让教师全面生长

教师的成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活力。深圳万双的教师队伍多元而年轻,为了推动教师自我成长,学校一方面聘请全国和海外的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持续学习。

“学校建校后发布的第一份文件就是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历,硕士可以去读在职博士,也可以再读一个不同专业的硕士学位。哪怕是学插花、学烘焙,只要最终有学习成果、拿到相关证书,学校都会报销学费。”杨帆相信,只要教师一直在学习新东西,吸收新知识、新技能,哪怕看起来与本职教学没有直接联系,最终也能反哺其整体成长,帮助教师提升学习力和教学质量。

深圳万双建立了教师职业发展学院,分成22个小班,班级不按学科和年段划分,初中生物教师可能和小学语文教师成为同学,体育教师和数学教师也可能在同一个班学习;每个班的班长不按行政级别、教师职称或从教时间选定,教导主任在班级里可能是普通学生,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也可以成为班长。



教师职业发展学院主要开展读书活动,教师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心理学方面的,帮助教师学会“关注人、认识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另一种则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帮助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把握学科教学的整体框架。这些书籍都是杨帆反复阅读过并推荐的,她希望可以用自己30余年从教生涯中领悟的道理引领年轻教师更快成长。

深圳万双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学生思维敏捷、眼界开阔,他们的家长对教育有高标准、高期望,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压力下不断成长。“因为工作繁忙,很多教师都是利用午休、下班后,甚至是周末和假期来组织读书交流会。”杨帆十分感动,“学习氛围的形成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在这之中,班长们要格外付出很多精力,每年教师节,我们都会对所有班长进行特别表彰。”

除了读书以外,学校每年还为每名教师拨一定的经费,要求每学期必须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部与教育相关的电影。暑假期间,教师们还可以打破读书班的构成,自由组合外出旅行一次,同时进行PBL项目式学习,并在开学后将旅行中的见闻、学习成果进行汇报。

借着这样的机会,很多教师第一次去到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去到教材上所提到的地方,去到他们反复讲述却从未亲身踏足的地方。“就像《鸟的天堂》里的那棵大榕树,当我亲眼见到它,才真正理解课文中为何如此描写。”杨帆说。

人生规划,让学生健康生长

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常常被学校忽视,这种忽视造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尽管现在国家要求普通高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但杨帆认为生涯规划从高中讲起,给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与缓冲空间仍然比较有限。

因此,深圳万双将“人生规划课”下延至小学,涵盖职业认识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过渡成为社会人,为学生日后真正独立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我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看到过许多年轻人,他们根本没有为自己做过规划,就稀里糊涂地工作了,发现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后又辞职回学校读书。很多人没有搞清楚自己当下具备的能力是否与目标职业需要的素质匹配,不知道该向何处走。”



人生规划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自我的认知与对职业的认知,即使未来他们最终从事的不是自己理想的职业,也要对这份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杨帆认为,人生规划课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他们的生活更加有目标感了,这本身就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也学会主动求助,及时寻求学校心理指导师的帮助,不会在懵懂的情况下让自己的问题变得更糟。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向上的姿态生长。

在深圳万双,我们能看到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丰富”。教师的生活是丰富的,学生的学习是丰富的,课程内容是丰富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丰富的。这种丰富不拘于课堂中,而是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延伸。多样化的PBL项目式学习、100多个社团活动、40余门选修课……在杨帆和学校教师的努力下,深圳万双从整个世界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中抓取自己所需的养料,滋养着学校不断生长,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为核心,帮助学生站在未来的中央,成为一所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优质民办学校。

(作者:李英菁 李薇薇)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真实校园灵异事件之校园鬼魂!

下一篇:“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六一特辑 科学家讲述趣味知识及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3 19:17 , Processed in 0.46862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