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业绩增速放缓,何以高处御寒?

2022-12-4 21: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0| 评论: 0

近日,同仁堂(600085)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5.07亿元,同比微涨2.01%,去年同期的营收增速为23%;净利润7.43亿元,同比增长19.12%,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增速为30%。

虽然与2019年同期营收、净利润双降相比,同仁堂似乎已经走出阴霾,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同仁堂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业绩或遇瓶颈的同时,近年来,同仁堂更是陷入了高管腐败案的漩涡。8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单位行贿罪一案的刑事判决书。这标志着4年前由“过期蜂蜜”事件引出的同仁堂腐败窝案的处理过程基本画上了句号。

三百余年的同仁堂,为何“荣光不在”?

业绩增长或遇瓶颈

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350年,是名副其实中华老字号。

1989年,国家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授予了同仁堂。三年后,以北京市药材公司所属的同仁堂制药厂、同仁堂制药二厂、同仁堂药店等多家工、商、科研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走上了资本化的道路。同年6月,同仁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3.42亿元。随后,同仁堂又分拆出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先后在香港上市,开创了“同仁堂模式”。

截至目前,同仁堂共拥有7个子集团和多家直属子公司,其中包括三家上市公司: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国药,以及非上市公司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等。

同仁堂自上市以来(1997-2021年),营收从6.27亿元增至1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01%;净利润由1.02亿元增至12.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92%。

这样的业绩在中药界并不算亮眼。

在中药行业,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600436)”一说。拿片仔癀来说,上市以来(2003-2021年),营收从2.14亿元增至80.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3% ;净利润由6047.81万元增至24.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2.78%。

从总市值上来看,同仁堂也远低于片仔癀上千亿的总市值,截至9月5日收盘,同仁堂的总市值为604.68亿元,片仔癀的总市值为1773.75亿元。以此计算,片仔癀的总市值是同仁堂的2.9倍。同仁堂为何比不过片仔癀,撑不起千亿市值?

纵观近十一年,同仁堂的业绩增长或遇瓶颈。具体来看,2010-2018年,同仁堂的营收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也呈现出营收增速下滑的趋势。然而,这种趋势愈发明显,2019——2020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直到2021年,同仁堂才缓过劲来,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19%。



但从2022年上半年业绩来看,同仁堂明显后劲不足。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5.07亿元,同比微涨2.01%;净利润7.43亿元,同比增长19.12%。虽然与2019年同期营收、净利润双降相比,同仁堂似乎已经走出阴霾,但与去年同期20%以上的增速相比,同仁堂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具体来看,主要控股子公司方面,2022年上半年,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及同仁堂商业的净利润均有所下降。同仁堂科技净利润同比下滑4.54%,同仁堂国药净利润同比下滑18.32%,同仁堂商业净利润同比下滑0.39%。



财报中,同仁堂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同仁堂科技面临物料供应困难等不利因素,中成药总体产量及产值较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主要做中药产品海外分销业务以及制造销售中药产品的同仁堂国药受疫情影响,其位于香港大浦的生产研发基地自2022年2月停工,直到4月下旬才得以复产,核心产品在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供应出现短缺。

不过,同样受疫情的影响,但同向对比白云山(600332)、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华润三九(000999)等企业,同仁堂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低于这些企业。



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为何落伍了?

“荣光不在”?

一方面,同仁堂的大单品占营收的比重较高,且营收也在增长,但前五名大单品的销售数量却遭遇了增长瓶颈。

2021年,公司营收的前五名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2021年,前五名产品给同仁堂带来了41.1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5.41%,占全年营收的比重为28%。2022年上半年,前五名系列(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收入24.60亿元,同比增长9.94%。

营收的增长主要是源于产品价格的提高占主要因素。比如,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维持售价350元近10年,2012年提价到560元,提价幅度60%。时隔7年,2019年,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再次提价至每颗780元,涨幅约40%。2021年底,同仁堂再次宣布安宫牛黄丸提价至每颗860元,涨幅10%。

再来看销售量,前五大产品中,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等归属的心脑血管销售量却在下滑。2018-2021年,销售量由2018年的2897.63万盒减少至2021年2640.87万盒。

前五大产品中的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补益类产品的销售量表现出同样的趋势。由2017年的2018.38万盒减少至2021年的1864.63万盒。



同时,核心产品没有专利,也非保护产品,随着市场竞品的出现,务必会造成增长压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 同仁堂是中药企业所以没有什么专利,中药也并不看重保护品种之类,同仁堂的很多产品是有优质优价的资格,所以消费者还是愿意销售价格更高、品质更好的中药,市场上认可的是品牌。

但仅靠老字号同仁堂所带来的品牌溢价并不是长远之计。同仁堂在品牌管理上,还存历史遗留问题。市面上,除了同仁堂集团使用“同仁堂”商标外,还存在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等,然而,这与已经上市的北京同仁堂并不是一家,消费者也会存在傻傻分不清楚的情况。若有负面消息出现,对“同仁堂”这个品牌来说,均是一容俱荣、一损则损。此外,2018年发生的“假蜂蜜事件”也对同仁堂的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同仁堂全国门店的布局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东地区,而华南、西南、西北较为匮乏。

基于此,近年来,同仁堂也在探索新品种开发,并且进行营销改革。

在营销端,同仁堂销售团队启动营销改革,通过探索“4+2”经营模式,联动多个事业部,推进销售渠道的改进,但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此外,还全面推进大品种战略落地实施,推进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坤宝丸、锁阳固精丸五大核心OTC重点品种五年广告项目,打造名品精品。

不过,从当前业绩来看,同仁堂国企改革的“药效”还需要长期时间的见证。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天津同仁堂IPO的“真假品牌”困局

下一篇:判决书已公布!同仁堂落马高管十四年间多次受贿 仅一家原料厂涉案金额就达500余万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2 15:30 , Processed in 0.54214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