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俺的儿子在米国

2022-4-25 17: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6| 评论: 0

“俺的儿子在米国”这句话,是张王庄张肯书逢人说得频律最高的一句话。

当听者第一次听到这话时,还真有点儿迷糊,哪来的“米国”?当问他“米国”在哪儿,他立即现出鄙夷的神色,并昂昂地说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竟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就不知道,简直太可笑了。”
当听者仍似乎不大懂时,他就小心翼翼地从胸口的衣兜里拿出一块扑克牌大小的纸片,展现在别人眼前。当人们看清楚上面两个大字“美国”时,才算知道他儿子到底在哪里了。
“不就是在朝鲜战场上,被我们的志愿军打得服服在地的美国吗?俺最爱听毛主席那句话:美国就是个纸老虎!还米国米国哩,当心美国的米噎着。”有人直接怼了回去。
张肯书并不生气,于是就把美国也可称之为米国的历史掌故细细道来。从最早被我国称之为“花旗国”到后来称之“米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米国”等,说得头头是道,一口白沬。待他平下他那高傲的头颅,去蔑视听众时,才发现眼前一个人影也没有了。
因为如此,如此因为,这得意忘形的张肯书,就落得个“老米”的绰号。
自从有了这个绰号之后,本村几个很少理他的人,也找到了与他交流的话题,就时不时找他开开心。
“老米,恁儿子在哪国呀?”一人高声叫做张肯书。
这张肯书自然不与理会,照样踱步而行。这人一把将他拉住,又将刚才的叫喊重复一遍,他才知道是本村的王二有在召唤自己。
“什么老米,俺堂堂的张王庄名士,坐不改姓,行不更名,本尊姓张,百家姓中第一大姓的张,岂会与这粒粒之米为伍也!尔等简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矣!”这平头百姓竟敢给他起这令人不耻的外号,岂不令之深感羞辱也。
王二有看张肯书发起火来,倒是越发高兴,满脸堆笑道:“张兄,不!张大名士,张老太爷,您大人有大量,何必与俺这两腿黄泥的人一般见识呢?再说,俺能与您搭上话,请教一二,也是俺的光彩。”
一听是来请教,这怒火息了不少。仍冷冷地追问:“既然是虚心请教,怎么喊我什么‘老米’也?”
看张肯书要刨根问底,王二有笑得更加灿烂,很是神秘地答道:“老太爷有所不知,这‘老米’霸气非凡的尊称,是咱村几个识文断字的一起研究了几天,才最终确定的,并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通过,今天称您这一声,就是俺专门给您一个大大的意外惊喜。”
看到这张肯书还有点儿迷茫,二有又继续解释道:“这‘老米’的名号可不是一般人可承受得了的,只有您这样的贵人才配得上。单说这个‘米’字,也是很有讲究的。从字形就可知其四通八达,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如此神通之字,岂不霸气?况且您这金舌一卷,金口一出,又与美国的‘美’字魂归一处,更更是一飞冲天了。您这项文意发明,意义非凡,是咱张王庄的自豪。加之贵子在西洋高就,将来必是国之栋梁,方圆百里,谁人可比?老太爷有这霸气的贵号,不仅名副其实,也肯会助推贵公子早早升高官发大财的。”
这二有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把爱慕虚荣的张肯书忽悠得不知自己是谁了。一路小曲哼到了家里,就把同村人二有对自己的恭维之词对老伴儿细陈一番。
本想老伴也会夸他几句,然后炒几个小菜,举杯庆祝这雅号之福音,没想到老伴儿立马把脸沉了下来,吼道:“你活活的信球一个,人家在戏弄你,你竟还觉得是抬举你。给你起个‘老米’的外号,那是在骂你。俺说你多少次了,一提起儿子,一说起美国,你就得意忘形,连人话也不会说啦。这普普通通,很好念的美国俩字,从你这狗嘴一出,咋就成了‘米国’哩?。咱儿子就是在美国打工的,是一个普通职工,挣的是辛苦钱。别说不如咱庄二志家孩子在县委大院里当主任,论办事和权力,连咱村支书也不如。看把你能哩,看把你鬼哩!你看看你那德行,你仔细数数,乡里村里有几个人看得起你。你屁大点儿事也办不成,也充起啥大尾巴狼来啦!俺告诉你,今后老老实实过农民的日子,多给老少爷们帮忙。再这样下去,咱家里要是有啥事儿,有你作的难!”
单凭他老婆的一顿训骂,各位看官已经知道了张肯书的为人,可这只是冰山一角,挂一漏万,其人趣事多多,再特意奉献诸君几件,以便使我们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
不必说他当年当民办教师时,因让全班学生每人给他捐一毛钱,买了一支含金量颇高的钢笔,被开除的人生之痛。也不必细写他在国道上,被路边店服务小姐追着要那逍遥款的陈年旧事。再看以下两事,足以可知张肯书与钱有多亲。
趣事一:贺图一幅。

话说张肯书儿子考上了一本大学,喜不自胜,一下子感到高人一等,终于有了在村支书面前昂头挺胸,炫耀一番的的机会。
于是就找出从未舍得穿的一身行头,精心打扮一番,戴上两块钱买来的一副墨镜,决定到村委会去讨取艳羡奖赏。本想再装上一盒儿子刚买的春蕾香烟,犹豫再三,还是郑重其事地放回原处。
来到村委,村支书正好在办公室办公。支书虽然不大待见他这个不着调的家伙,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他不知在村子里重复了多少遍的他对儿子的极尽赞美之词。当他把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展现在支书面前时,支书才知道他来村委的真正目的。
当支书郑重承诺,一定会以资祝贺时,张肯书才心满意足地起身离去。当然,也不会忘记把办公桌上的一盒烟装进兜里。
村支书说到做到,当晚就带领班子几人到张肯书家祝贺。到了家中,支书奉上贺图,少不了对张肯书的儿子夸赞一番。可张肯书只是强颜欢笑,场面有点冷淡。谁知道这各有心事。张肯书原想村里会封个大大的红包,作为奖励,谁知只拿个不值钱的镜框图。一行人心想,张肯书就是再抠,今晚也会破费一桌酒菜。
这话不投机,喝酒无望,几个人站起身要走时,张肯书发了话:“王书记,你看这镜框能不能退给人家,换成钱给俺,俺孩儿上学得花不少钱哩!”
“亏你想得出!”支书夺过贺图,悻悻而去。
趣事二:坐车掏钱,天经地义。

张肯书儿子大学毕业,进了大公司,他家经济翻了身。他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买了一辆全封闭的电动三轮车。以前赶集上店搭街坊邻居的顺风车,即使赔上一根香烟和一堆笑脸,人家也不大情愿。这开着自己花钱买的电三轮,那就是一字:爽!
话说一天他开着新买的三轮车去集市买东西,回家时,在路口看见在外打工回来的左邻右舍二人站在那里,应该是等待家里人来接。
“别让接啦,俺这车也空着,比恁那两轮子的舒服。”
这太阳咋从西边出来了!虽然二人犹豫不决,最终还是被这位突发善心的邻居热情地请上了车。这二人被张肯书的精神所感动,一路上对他夸赞不停。
到得家门前,将车停稳,二人下车道谢要走时,张肯书拦着二位言道:“兄弟哥,俺这车可是花了八千多块钱买的,不充电可不会跑,俺今儿个是头单生意,为讨个吉利,还望二位高邻破费破费。本应每人五块钱车费,看在咱们是好邻居,并且俺也骑过恁俩电车的份上,就打个八折,每人四快。”
这二人方知上了这老抠的当,心中虽然气愤,但不便发作,只好付款而去。
这几百口人的小村庄内,村里人搭个爷们儿的顺风车,还得掏钱,可亘古未见,立马成了头条新闻,不到三天,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至于没几天,他开车驶入地头沟中,村里人围观不动,他花了整整五十块钱,买了五盒烟,几个人才帮他把车推了上来,这就不必再细说了。
老说人家不是,于心何忍?其实,张肯书还是有优点的。

单就他对儿子学业的重视,是不少人比不上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对儿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理论灌输,是他促使儿子发愤学习的法宝。为了加强动力,他在儿子床头上、书桌前亲笔书写的座佑铭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每星期让儿子在父母面前,背诵一次宋真宗的《劝学诗》,更是儿子必不可少的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不负父望,学习成绩一直优异,还考上一本大学。唯有令他担心的,是儿子性格太内向,不会交际,连个合得来的朋友也没有。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自从张肯书在本村炫耀儿子在什么米国,被王二有奚落一番,又被老婆骂了一顿后,确实老实了一段时间。可不到一个月,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可本村已经无人欣赏,只好转移市场,到邻村去显摆显摆了。
且说一日吃罢早饭,西装革履,特意抱上儿子放在家里的吉他,戴上墨镜更是必不可少。来到邻村,不仅有一群人在村头谈天说地,而且正好有两个重点目标。因为这两人的儿子都与他的儿子年龄相近,又是一个学校出来的学生,最要紧的是,没听说他们的孩子有大出息,更别说出国了。
都是一个村委的南北庄,谁不认识喷子张肯书,可一群人照样说笑,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为了不白跑一趟,顾不了如此冷遇,直接走到一个名叫李自谦的面前发了话:“自谦呀!恁儿子在哪高就呀?”此人哪有功夫与他闲扯,就淡淡地应道:“哪也没有,就是一个穷打工的。”其实他儿子也是一个公司里坐办公室的白领。
一听说是穷打工的,张肯书更有精神,故意高声说道:“俺那小家伙,上海名牌大学毕业后,嫌在国内无用武之地,非要去米国发展,不,美国美国。回国一趟还得坐飞机。恁说这孩子心大不?
张肯书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可压根没有人看他。自感效果不佳,又转向第二个目标叫李二东的面前。
又是同样的发问,可没等李二东回答,一位退休的老干部接过了话茬。
“我说肯书呀,人家父子不崇洋媚外,坚守为国效力,大学没毕业就参了军,还多次立了军功,前几年转业到地方,被安排在咱省会,当了市公安局一分局局长,听说又要提拔哩!”
老干部的几句话,弄得张肯书目瞪口呆,如冷水泼身,顿时没了底气。
此地不宜久留。眼镜一摘,头一低,掂着弹不响的洋玩意儿,灰溜溜地快步走去。身后留下了一阵阵笑声。
其实老干部的话真假掺半。他说的李二东儿子大学里参军,后来转业安排在公安系统是真,可官没那么大。只是看不惯张肯书四处卖弄的洋奴嘴脸,特意教训他几句罢了。
这人吗,嘚瑟时间长了,难免会遇到糟心事儿。这不,由于美国抗疫不力,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感染人数激增,一天竟达到好几万人。这从不大爱看新闻的张肯书,每天都心急火燎地等待中外疫情通报。心想,中国只要每天本土病例增加几十个,全国上上下下都紧张得不得了,县里出现一个感染者,村里就封了路,不少人害怕得连门都不敢出。这美国也不知咋搞的,弄得感染者上几千万。要是儿子感染了,那可咋办?
终于打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虽说平安无事,可听着沙哑的声音,分明是感冒了。不,这不是感冒,这是……
正要追问儿子,儿子却挂断了电话。又将电话打过去,儿子竟不接了。
这儿子要有个三长两短……
他不敢再想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乡村灵异之迷路

下一篇:鬼故事短篇超吓人,胆小勿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3 11:47 , Processed in 0.43190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