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六大养老诈骗套路!这份消费警示一定要转给家人看

2023-10-1 05:00| 发布者: 123457000| 查看: 624| 评论: 0

近日,江西省消保委发布养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警惕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为名的诈骗行为,守好自身的养老钱。

电信诈骗

▐ “套路”揭秘:

不法分子冒用机关、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诈称赠送、返款、银行扣费或透支等与金钱利益有关的事件,由于不法分子能够准确说出电话接听者的姓名、地址、保险、车牌号等个人信息,不少老年人因此上当受骗,导致财产损失。

防骗小贴士

❶不要接听陌生电话。如接听后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不要轻信,更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及时咨询子女、亲属或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❷ 不建议参加非官方渠道扫码注册送礼品的活动。被要求下载来路不明的APP时,直接拒绝,更不要轻易把手机给他人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投资理财骗局

▐ “套路”揭秘: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从业人员或金融机构人员,以高额分红、售后定期返利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虚假理财、投资虚假项目、参与非法集资等。

防骗小贴士

❶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甚至是诈骗。

❷多与家人沟通,多渠道了解项目是否真实存在。切莫相信不法分子的“完美蓝图”,防止血本无归。

❸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前按要求进行风险能力测评,注意适度投资、分散风险,既不要“押上全部家当”,也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保健品骗局

▐ “套路”揭秘:

这类骗局通常通过免费赠送礼品、讲座会销、免费旅游以及高新科技噱头等手段促销,且在销售过程往往夸大功效,混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混淆医疗器械和普通产品的区别,宣称具有药用治疗功效,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诱骗其高价购买。



防骗小贴士

❶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医问诊,到正规的商场购买产品。

❷不要轻信所谓偏方、特效药、神药,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祖传秘方”等用语时,更要格外警惕,这些属于禁止使用的广告用语,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以房养老骗局

▐ “套路”揭秘:

利用老年人理财知识和信息不充分等特点,或者忽悠老年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款项投资于号称每月可得10%—15%的高息“理财项目”;或者诱导老年人将房产处置权交给“理财公司”,导致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骗小贴士

❶自己的房子才是实实在在的财产和保障,不要轻易将房产抵押贷款,更不要轻信所谓的养老房项目。

❷通过正规途径和手续购买商品房或进入养老社区,必要时还要做好公证,不要将钱转交给陌生人或“代理机构”处理。

代办养老保险骗局

▐ “套路”揭秘: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人社局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代办养老保险服务,诱骗老年人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交钱后,又以“材料不足,缴纳不成功”,需“打点关系”等借口,利用受害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步步紧逼,催促老年人缴纳多笔“手续费”。

防骗小贴士

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最新社保政策,不要道听途说,应前往相关部门按照正规流程缴纳养老保险。

❷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15年后,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❸千万不要相信“热心朋友”的代办服务,不要想着走捷径图小利,否则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

免费养老服务骗局

▐ “套路”揭秘: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假借“名医”“专家”的旗号,租用场地,擅自提供无资质“免费诊疗”“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关爱”等养老服务,诱骗老年人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甚至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防骗小贴士

不要参加来路不明的助老服务活动,一旦提到收钱或预交保证金等字眼,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多和家人沟通商量,并向有关部门咨询,防治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江西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务必要妥善保管好票据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先行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消保委(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当地12315投诉举报。

记者/朱海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直销与市场:琪尔康再遭扒皮 大肆搞挂靠报大单无视法律法规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曝光十起“神医神药”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2 17:12 , Processed in 0.41808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