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片茶 西片药 面上猪

2022-11-3 10:3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0| 评论: 0

金寨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和全国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

“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金寨考察时指出。如今,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金寨县的脱贫攻坚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年来,金寨县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围绕‘户脱贫’和‘村出列’工作目标与种植、养殖产业打出了扶贫‘组合拳’,全面开展了‘产业脱贫攻坚推进年’活动,加快老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唐玉龙说。如今,不但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而且老区人民的获得感也不断提高。

01 茶产业成脱贫致富“第一引擎”

“这两年,我们这里的茶叶一律不打农药,施肥全部是有机肥。现在,我们种的茶叶不但叶片厚了,产量提高了,而且茶味更浓了,茶的品质也提高了不少,就连茶叶的收购价格也上涨了。”桃岭乡高湾村村民李士学告诉记者。

李士学本是当地的贫困户,前些年加入到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跟着合作社种起了茶叶。如今,他种植的10亩茶园全部进入盛产期,每亩茶园的收益达到了1万元。“这些还不算呢,我们合作社每五年还有分红呢。”李士学说。

“六安瓜片是我们茶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整个茶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六安瓜片起到决定性作用。”四季春合作社理事长陈先志说。

茶叶作为金寨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山区贫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金寨县将茶产业列入农业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振兴和做强六安瓜片产业、推进脱贫攻坚”的战略。为了提升六安瓜片的加工水平,金寨在全县推广新型燃气炒制机具,建设六安瓜片集中加工区和家庭农场,让茶农采鲜叶到加工集中区集中炒制销售。同时,针对原来普遍使用木柴作为燃料的状况,县政府推广清洁能源,建设了一批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六安瓜片加工厂,对于引进安装清洁化能源生产线的加工厂,每条生产线还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逐步淘汰使用传统木柴炒茶的老旧小型茶叶初制厂。

为了激发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金寨县近年积极推广六安瓜片“师带徒”培训项目。“关键在师,行动在徒,重点在带,落脚在实。通过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提高贫困户茶农的种植、管理、经营等能力,进而提高种茶收益,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唐玉龙说。

据介绍,所谓的“师带徒”即“1+1+1+1+10+20+N”的模式:1个六安瓜片经营主体,聘请1个瓜片制作技术师傅,配备1台拉老火机具、1组液化气集中供气设备、10组炒制机具,带20个徒弟(其中有10个是贫困户),培训N个茶农。每个经营主体在规定的六安瓜片炒制中心,并制定实训工作日程,安排具体工作事项,负责对师傅和学徒的工作管理,同时负责收购鲜叶,为师带徒实训提供原料,为师傅提供食宿,为学徒提供一顿晚餐;由每个经营主体自主聘请1名六安瓜片制作师傅,每人带20个以上茶农(一半是贫困户)为徒弟,开展六安瓜片制作技术实训。师傅同时白天要指导六安瓜片鲜叶采摘、下午或晚上跟班指导学徒学习六安瓜片制作技术。

南溪镇横畈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属高寒山区,茶叶品质十分优质。县水利局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经过研讨最终确定发展茶叶深加工项目。2017年春季县水利局捐赠茶苗150万株,发展茶园30余亩,并争取到近80万元资金帮助村里建起了500余平方米的茶厂。2018年为了解决村民采摘与制作技艺普遍不高等问题,扶贫工作队积极申报金寨县春茶炒制技艺培训点,以“师带徒”的方式,先后聘请多名茶叶采摘、炒制专家来村,从整理茶园、修枝摘叶、后期炒制等各方面传授贫困群众茶叶技艺。“今年我要好好学习炒茶技术,来年致富我就更有信心了。”横畈村张湾组的贫困户张传伦,二级残疾,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不能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劳动,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一门技术,还能获得技能补贴,张传伦很是高兴。

金寨县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推进茶叶公共品牌和自主品牌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县里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对外统一使用“六安瓜片”公共品牌,不断加大自主品牌创建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同时,每年举办高规格的六安瓜片茶文化节,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展活动,每年有计划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宣传推介。

油坊店乡拥有优质良种茶园的面积达到1000公顷,其中无公害茶园达633公顷,绿色茶园130公顷,香源茶叶公司在此收购的茶叶数量逐年提高。“2017年,公司收购的茶叶达到了600万斤。因为我们的茶叶是有机茶,绿色环保,出口量也随之大幅提升。”香源茶叶公司负责人巩经理说:“现在,非洲兄弟都喝上了我们这里的扶贫茶。”

3月23日,金寨县召开茶产业扶贫暨金寨县茶业协会成立大会。全县茶业协会会员、2018年六安瓜片师带徒实训点经营主体和师傅等参加了会议。县委常委汪洪涛在会上说:“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金寨县茶产业协会的成立,对于做大做强我县茶产业,促进茶农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金寨当地脱贫攻坚的“第一引擎”。

02 大别山灵芝走出特色扶贫路

“我这一个棚的灵芝一年差不多有12000元毛收入,另外在这里打工一年也有个5万元收入吧。这样算下来,一年下来差不多有个五六万元收入。”沙河乡街道村屈湾组村民姚弟友说。

姚弟友家有三口人,本来是当地的小康之家,前些年妻子因为生病花了十几万的医药费,欠下了十多万元的账,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这两年为了照顾妻子,姚弟友不能再外出打工。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姚弟友来到力源食用菌合作社打起了零工。因为干活踏实负责任,合作社给他开出了每天140元的最高工资。时间长了,姚弟友也跟着合作社的老师学会了种植灵芝的技术。今年年初,姚弟友承包了合作社的一个大棚种植灵芝。

“现在灵芝的效益不错,有合作社帮忙,灵芝也不愁销路。这样再过一年,家里的欠债不但能还上,脱贫也应该没有问题。”对于一年后脱贫,姚弟友很有信心。

沙河乡是全国著名的灵芝种植交易集散地,一直以来,沙河乡农民就以种植加工灵芝为业。由于种植销售零散化,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很多农户仍处在贫困线下。

为了将灵芝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种植贫困户脱贫致富,近年来在沙河乡政府的支持下,依托金寨县力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技术服务和运营管理,建起了总投资600余万元灵芝产业扶贫基地,带动559户贫困户通过认领灵芝种植大棚、从事灵芝种植实现增收,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纯利润1万元以上。

“十年前,我种了不到10亩地的灵芝,害怕生虫给灵芝打农药,导致孢子粉质量和价格低,由于没有固定的销路,一亩产灵芝孢子粉也就600多斤,卖价很低,有时候甚至做亏本买卖。”李文海是安徽力源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1993年起在沙河乡街道村试种植灵芝,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户。说起种植灵芝的创业过程,李文海很是感慨:“沙河乡虽说是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集散地,但2000多农户各种各的,遇上市场好的年景收入还行,市场差了就自然卖不上价了,农户们为此很是‘上火’。”

2004年,李文海带头成立合作社,第二年又和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 (基地)共同投资合建”机制。现在,力源合作社已经有近千亩的灵芝种植面积,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带动周边近千户农户脱贫致富。

沙河乡自然环境适合生长灵芝,500~1000米海拔位置,昼夜温差大,所产灵芝的有效成分高。为了将当地灵芝打造成更完美产品,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源头上做起了“文章”。

康美来公司与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20多名专家合作,投入巨资建设安徽省中草药保健食品工程技术中心,进行产学研结合,实现自主科技创新。一方面,改进种植方法,从茅草小棚改成了钢构大棚,避免带进灰尘泥土,导致孢子粉中杂质增高;采摘孢子粉的方法改进了三次,从地膜采集、纸板套筒采集再到无纺布采集,无纺布透气性好,孢子粉不会霉变且颗粒饱满,灵芝不会出现畸形。另一方面,更换栽培材料,灵芝种植户早年栽培使用棉籽、秸秆、锯末、玉米芯等材料,种出来的灵芝有效成分含量低。公司要求仿野生栽植,统一使用椴木枝丫材种植灵芝,孢子粉的饱满程度、有效成分大大提高。经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检测,康美来灵芝孢子粉所含主要成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达8.04‰,而之前当地传统种植的灵芝只有4‰。

现如今,沙河乡推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力破科技壁垒,不仅提升了灵芝产品质量和收购价格,还让当地农民从中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科技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03 土黑猪养殖让贫困户腰包鼓起来

“前些日子刚卖了一头黑毛猪,这两天准备再买一头小猪仔回来养,这样年底就能卖个好价钱了。”汤家江镇银山畈村村民李文才说。老李因供两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重,前些年被评为贫困户。这两年,老李夫妻俩依靠自己的勤劳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养殖黑毛猪为他增加了不少收入。

金寨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黑毛猪养殖。在《金寨县“十二五”特色养殖业发展规划》中,该县将黑毛猪养殖作为4个重点产业发展之一。2017年以来,金寨县围绕绿色生态、适度规模、紧密融合、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实现黑猪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相结合,与品牌效益相结合,与扶贫脱贫相结合,以黑猪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以贫困户脱贫助推产业发展,全县散养黑毛猪增长3万头,带动养殖贫困户增收3000元。

据介绍,金寨黑毛猪属于寿霍黑猪,是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适合天然放牧饲养,肉质好,具有肉嫩、味美、胶原蛋白丰富的品质。重点分布在县里古碑、青山、油坊店、吴家店、斑竹园、南溪等乡镇。近年来,由于乡村旅游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金寨游玩,吃农家菜成为游客体验内容之一,当地的农家土猪肉也越来越出名。

“2017年金寨县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大力扶持贫困户养殖黑毛猪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并且对于贫困户养殖黑毛猪有最高不超过3000元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唐玉龙说。

据介绍,自去年以来,金寨在全县选择10个贫困村,每村建设1家年出栏300头的标准化黑猪养殖扶贫示范场,由具有养殖经验和养殖资质的企业和养殖能手发展生产经营,做给贫困户看,领着贫困户干,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该县还利用2400万元扶贫资金,在贫困村针对贫困户建设小型联户式扶贫猪舍600栋3000间,满足农村3000户贫困户养殖黑毛猪的需求,通过小规模小集中,一并解决了扶贫和环保问题。除此之外,金寨县对黑毛猪扶贫示范场,做足保障文章,结合扶贫资金,通过村级集体投入给予支持,每个场支持20~30万元。对生猪销售企业实行冷藏车、冷库等建设项目支持。对贫困户发展养猪收入超过7000元的,给予不超过3000元的补助,对年销售金寨黑毛猪达300头,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销售企业能积极帮助贫困户销售生猪的,每销售贫困户1头生猪的给予销售企业奖补100元。对所有贫困户养殖黑猪实行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保费由政府补贴。

为了帮助想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金寨县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精准产业扶贫,金寨县黑猪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指导的公司之一。“我们选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黑猪苗,等猪长到120公斤左右,再以高于市场18到25元每斤的价格进行回收。”金寨县黑猪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涛说:“金寨县黑毛猪历史悠久,品质好,将来的市场肯定也不错。”金寨县黑毛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涛非常看好金寨黑毛猪肉市场,开发出了“老班长李开文”等红烧肉品牌。

去年以来,金寨县着力打造“金寨黑毛猪”品牌先后支持10家养殖龙头企业到省内外设立绿色直销店、专销区,并建立代理商制度,开辟网络销售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农博会、农交会等农产品交流活动。

“东片茶,西片药,面上猪”,从脱贫致富“第一引擎”的茶产业,到特色种植的灵芝产业,再到黑猪养殖产业……近年来金寨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围绕茶谷、药库、果岭及菜篮子工程,突出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蔬菜等主导产业,打出了一记记漂亮的扶贫“组合拳”,不但加快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且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行贿门”发酵 康美药业遇品牌危机

下一篇: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一行到金寨县调研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2 15:13 , Processed in 0.45816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