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许氏,文化

2022-7-14 13: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49| 评论: 0

潮汕许氏朔源记










公元前1120年前后,周武王得天下,广封同姓宗室及列代先贤的后斋为诸侯,而封苗裔文叔公于许国(今河南许昌县)。战国初,许国为楚国所灭,子孙乃“以国为氏”,迁居冀州高阳 (今河北),裔孙传衍天下各地,迄今2400多年。

        魏汉之后,许氏先后分南北支蕃衍,北支为唐代许敬宗(龙朔中右丞相,封高阳郡开国公)之后,南支原世居高阳,后徙迁汝南(今河南)、安陆、太原等地。

        潮籍许氏源于闽南,溯于汝南平舆。公元669年,唐高宗诏敕许陶、许天正父子随佐主帅陈政将军为岭南行军总管的副帅。在平蛮啸乱中,陈政、许陶先后殁,子陈元光及孙陈垧相继袭职主帅,许天正也就极力相继翊佐陈氏三代人,直至平息蛮獠啸乱,振兴泉(州)潮(州)政局,传播汉文化,改变原刀耕火种,建村36堡,兴庠序,表置漳州,开创商贾集散地,为漳州首任别驾(陈元光首任刺史),历官泉(州)、漳(州)、潮(州)团练使,兼翊府纪室(终时赠殿前都统太尉),镇居南诏(今福建诏安县)半世纪。世称许天正为开漳一世祖,寿70病逝(649-718),葬于香州马栏桥头(漳州市郊),现墓存。夫人淑惠姚氏分葬石马(山地名),墓冢未考明,天正应是二世祖,父陶在闽南战殁列一世。

        据《韩山名贤世家许氏族谱》载,开潮州始祖许烈,巡检使,授宣教习,赠朝政夫。许烈祖居南诏,后周恭帝年间(959-960)屡遭兵革遂迁居潮阳韩山山前乡,为潮籍许姓始祖。由此,潮籍许姓也与其他地域一样,而蕃衍粤各地,至海内外及台湾和港澳地区,特别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在文化和血缘方面脉相承,都有潮籍许氏的子子孙孙,真是源远流长。

潮汕许姓来源

一、秦末戍客说

也和许氏入闽的传说一样,潮汕许姓人家来源之事,最早应追溯到秦末戍客落地生根的遗事。因为秦发兵50万以戍岭南之说确实存在,理论上应该承认其可能性。

在潮汕地方,乃至广东其他地方及广西等地,至今仍有部分许姓人家散落分布,不知族源。对于这些许氏居民,就不应该随便肯定或否定其为当年秦兵戍客的后代。

二、零星南迁说

商贾、官员、游客,隐士及避难者,落地粤东并生根繁衍之后,潮汕许姓人家自然又多了一部分来源。这些外来迁客,多属有籍可寻,有谱可论者。但是,不管来自何方,这些许姓人家的源头总离不开当年许地许族居民。或河北高阳,或山东昌邑,或河南汝南,以及上述地区许氏族人的其他衍生地。

三、依附说及其趣闻

依附说就是外地流民,入潮汕之后依附于本地许氏乡村、富户、豪室等依附主体,落籍为许姓人家,成为潮汕许氏大家庭中之新成分。上述这些人众,大多为庸耕者,即佃农;守坟者,即小户。也有为帮工、为家丁、杂役者,统称依附许。在这一部分人之中,部分人虽然承认许姓新籍,但仍留恋旧姓,于是有“生黄死许”、“生章死许”、“生石死许”等故事,即是活在世上之时称自己为黄姓、章姓、石姓,死后方称自己为许姓,墓碑上刻下许氏某某等趣事。此李衍化开来,宋末元初时期,明末动乱时期,经历兵乱杀掠之后,原本许姓部分人家为了逃避追杀灭族之厄,也有隐许姓于生时,认许姓于死时的做法,同样出现“生章死许”、“生石死许”的故事,成为潮汕许氏探源史上的“趣闻”。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晚期,康王汪海洋部十余万众败退潮梅地方,终被肃清。潮州总兵方耀因此乘势清乡,必欲根绝而全部斩杀。揭阳巨绅许廷犹公,与方耀为同襟手足,姻亲世谊甚厚。廷犹闻知汪部被俘人众之中有部分外省籍许氏人员,多属江西及浙江等省籍人氏,将被斩杀。老先生痛同宗之不幸,欲作挽救,便带着成群子孙,诣军门求情得免。这一帮汪部太平军被释战俘,其实有很多人不是许姓。他们只是临场应对,见机行事,言自己许氏之姓,站入许氏战俘之列,约有四百余人。这些人最后依附于揭阳许氏巨族许廷犹及许锡谦族支之中,成为佃农。兼守揭阳、普宁、丰顺等地田庄及祖墓,是依附许姓事例中典型之一例。

四、自闽入潮说

潮汕许氏人家,来自闽南之说,最为大观,各家多崇此说,证据清楚,历代皆然。这一来源的潮汕许族人家,约占全潮许氏的90%以上,成为潮汕许姓居民的主体部分,是本书的中心的叙述对象,下面分若干层次细述:

1.时间

许氏自闽入潮迁徙播衍的时间,总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为五代后周恭帝年间(公元955—959);一为宋末元初年间,许氏两度大量自闽入潮。

2.原因

战争。史载是“周恭帝年间,南诏兵革。”“南诏”就是今闽南广大地区,具体则为诏安地区。“兵革”就是战乱,战争以及其带来之祸乱。至于宋末元初之事,更是朝代交替之期。当时除了北兵南下之大势带来了荒乱以外,许氏在东南举兵抗元,元兵杀掠。代表人物有南靖县知县许君辅,文信郎许汉青、以及汉青之妻陈氏许夫人。许夫人就是陈文龙之女,陈吊眼之姑。闽南杀伐之后,许氏凌替,两度南移入潮汕,原因就是兵乱。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先生家族有《认祖诗》八句传世,其中开头两句是:南诏相传世泽长,宋元大难始分张。

这南诏相传之句,用之于潮汕许族,则谓潮汕许氏源自闽南。“宋元大难始分张”则表示宋元之交许氏第二批迁客自闽入潮之情景与时间及原因。

3.代表人物

五代后周恭帝年间,大唐许氏开漳始祖、太尉、翊忠昭应侯、宣威将军许天正第十三世孙,袭宣威将军、朝散大夫许烈率族群自南诏迁居潮阳(即潮州)韩山山前乡,遂为许氏入潮始祖。

许烈长兄许夏臣以及三弟朝散大夫许猷也同时移居马坪,其派系尔后再转入台湾等地,部分人在不久之后又迂回福建,至宋末元初之时也再度外向分迁。

许烈入潮族群创韩山山前乡之后,又分居潮阳、揭阳等地。其中部分人也与马坪许夏臣及许猷部族一样,在不久之后回迁福建。至宋末之后,这些族群又大批自福建迁回潮汕地区,与五代后周恭帝年间落籍潮汕的族人一起,繁衍发展,形成今时潮汕许姓居民创业的格局,其分布范围除了上述潮州市地区、潮安县域之外,还满布揭阳、潮阳、澄海、饶平、南澳、惠来、普宁、陆丰、海丰以及海南、雷州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美国等海外各国。

4.迁移路线与入潮发祥地

许氏闽支入潮路线大多自福建泉州、莆田、漳州、南靖、诏安、漳浦、龙溪等县而入潮。潮汕许氏部族主体族群许烈族系于五代后周恭帝年间入潮走此线路,其弟许猷马坪许氏族支宋末迁入惠潮也走此线路。

至于客属各系许氏入粤,多自河南各省,经福建宁化、汀州、永定、大埔、梅县而潮汕客区,自成捷径。

台湾许信良先生族系《认祖诗》曰:

南诏相传世泽长,宋元大难始分张。

马坪溪边开枝叶,湖广惠潮数处乡。

兄弟昭穆难品序,本支联属更悠扬。

於今欲揭根源自,总把陶公认发祥!

诗中之“陶公”,就是许氏第61世祖,即开漳始祖许天正的父亲许陶将军。当年与陈政带兵开拓东南一方的那位副元帅,应该是许氏入闽的始祖;也是潮汕许氏的闽宗始祖。至于潮汕许氏的始祖,则是朝散大夫、袭宣威将军许烈其人。许氏入潮之发祥地是许烈手创的韩山山前乡,即今潮州韩山师专旧址周遭。这个地方也是名贤许申的祖居地。

韩山世系蕃衍迁移简况

73世许烈,字俊整,乾德次子,世袭巡检使兼宣教习,赠朝散大夫。兄夏臣,弟猷。子申、忠。侄恭、岳。侄孙光亨,玄孙驸马珏。烈与弟猷同为入潮萌山世系始祖。

74世许申,字维之,号化州。崇祀邑乡贤,诰封大夫。旨敕封嵩德贾氏,晋阶一品夫人。

许忠,字雍州,官授知禄。无子,以闻一公为嗣孙。

75世许因,字仍甫,申之子,仁宗景枯三年进士,初授大理寺丞,官至太子中舍。夫人林氏,系本郡林从周之女。子闻诲、闻义、闻一。

76世许闻诲,字子膺,申之孙,因公长子,驸马珏公之父。官至朝议大夫,卫尉寺丞。

许闻义,字子仙,宋仁宗景枯五年进士。初知宾州,终国子监博士。子二:长弁,次 。

许闻一,字子道,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官刑部郎中。子曰珀。

77世,韩山世系五世祖,驸马许珏,字国玺,闻诲之子,初授左班殿值,出为宾州观察使,广南大总统兵马都监兼西路节制,武功大夫、大理寺正卿。尚宋太宗皇帝曾孙英宗皇帝赵曙长女德安公主,公主后改封舒国公主。公主下嫁之时,父曙未登基,身份为仁宗皇帝孙女及太子长女,故封德安郡主并下嫁许珏。英宗立,珏为驸马。在宾时赐锦袍者六,金带者三,金丝宝盖者二。珏足下有红痣,记公显者之证征。

夫人诰封德安郡主皇姬赵氏,潮阳胜前家祠神主牌仍沿宋例称大姬,以其为公主及长公主之尊称也。潮州郡城宗祠神主牌则称皇姬公主赵氏。合葬隶仁都东厢洗马桥埔,原有石碑一座立于官道旁文曰:“武功大夫许公妣皇姬郡主赵氏墓道在此。”墓道两旁翁仲羊马数对,至碑亭,刻苏轼《酒子赋》,言苏东坡当年与王介石及驸马珏公儋州论南酿事。又有枢密折彦质谢驸马诗,提示东坡将铜质茶孟惠驸马,以为清风明月赠故人等轶闻。碑亭之后为拜亭,

碑文:

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

宋 之墓

皇姬郡主 赵 氏

碑文用附马称谓,因珏公封爵及职位远超一般跗马都尉之职阶,可荣称驸马,以示皇封附益之殊荣。为宋代外放为封疆大吏诸皇亲中不可多得。子仲礼、仲进。

许弁,宇国兼。闻义长子,元丰六年己未进士,继驸马珏公复知宾州观察使,兵马都监,朝议大夫。子二:长居仁,次居安。

许斑,字国俊,闻义次子,官至主簿。子一曰居辅。

许珀,字国器,闻一之子。官任县尉。子二:居诚、居著。

78世许仲礼,字礼,号则敬。驸马公长子,崇宁四年乙酉科武举,官武节郎领节度使,为东南第十一名将。子二:长尧民,次舜民。

许仲进,字进,号则光。驸马公次子,崇宁二年乡进士。官韶州教谕。子一:名贤,字易得。

许居诚,字则形,珀公长子。乐善好施,乡人敬重。子二:曰顺民,曰一民。

许居仁,字则荣,弁公之长子。登元符三年庚辰科进士,官南康县知县,升贵州知府,终朝议郎。子二:长(王齐)民,次统民。

许居安,字则恭,弁公次子。登绍兴五年三甲进士,官太常寺奉礼郎。子惠民,字易平。

居辅公,字则佐,弁公季子。官郡博郎。子保民,字易定。

79世许尧民,字易治,乃仲礼公长子,官巡检使。子焞,字观光。

许舜民,字易安,仲礼公次子,官授驿使。子炯,字观民。

许贤,字易得,仲进公之子,授官不仕。子开,字观玉。

许(王齐)民,字易康,居仁公长子,官刑事签判。子灼,字观盛。

许保民,字易定,居辅公之子。官转运使,升刑部郎中。子三:烨、炳、煌。

许保民,字易定,居辅公之子,官建武将军,升节度使判官。子煍。

80世许焞,字观光,尧民公之子,官教谕。子新,字广亲。

许炯,字观明,舜民之子,官授知县。子二:骞,宜。

许开,字观玉,绍兴八年乡进士,官长史。子三:长弥夫,分居揭阳、海阳;次弥隐,分居潮阳、饶平;季弥高,分居潮阳、揭阳、惠来等地。

许灼,字观盛,(王齐)民之子。子二:宰、采。

许烨华,字观辉,保民之子。子长宠,字朝爰。

81世许新,字广亲,焞之子。官迪功郎。子三:长义夫,分居海阳凤城、溢溪;次谦夫,分居揭阳、潮阳、澄海、饶平;季敬夫,分居海阳隆津都、龙湖大巷。

许骞,字广辉,炯之子,登绍熙二年辛亥进士,官惠州府推官,调南恩签判,忧家回归,后官至从事郎。崇祀郡邑名贤。在官有惠政,惠民为之立生祠,有文名。子达夫,分创龙湖乌黎村。

许宜,字广耀,炯公次子,绍熙三年壬子进士,七月初一日卒,年29岁。子道夫,分居澄海下外甫都许马堤。

许岐,字弥夫,开公长子,宋宁宗二年丙辰岁贡,官授化州学正。子安谷,分居海阳、饶平。

许弥隐,开公次子,宋宁宗五年己未岁贡,授合浦训导,创潮阳廓都。

许山,字弥高,开公季子,宋宁宗五年末科乡进士,授净州府龙溪县知县。子三:长竖基,分居揭阳官溪都洋内、惠来校格州乡。次肇基,分居郡城北门外神山,揭阳官都太洞。季兆基,分创直浦都沟头,澄海蓬州沟南村,潮阳胜前乡等。

许宰,字朝相。

许宠,字朝爰,烨公之子。

许完,燂公之子。

许容,字朝议,煍公长子。子三:语,清,沛。

82世许义夫,字均辅,新公长子,授化州府学正。子安谷,字竹林,分居创溢溪。安谷子玉窖公迁诏安,莆田,后迁田源等地,再迁揭阳榕城。

许谦夫,字希夔,新公次子。授韶州府教谕。子三:光祖、光宗、光族。光祖之子分居揭阳桃山都东岭,磐溪都渡头,后迁创潮阳县大南塘。

许敬夫,字希葵,新公季子,能文好诗。晚年隐居蒙山,植蒙山梅,本庵有碑记。历代庵中主持僧皆具茶饭蔬菜,于三月十九日赴公忌辰供奉。子榕坡,分居海阳隆津都龙湖大巷。

许达夫,字希德,骞之子。授宣教习。公生前适逢“韩山为事”,迁居创龙湖乌黎山堤上房。子应魁,授海阳知县,无嗣,以敬夫后裔承继。

按:“韩山为事”指宋理宗淳祐一年(公元1241年)临安京都后宫有刘姓总管太监奉旨出京南巡,宣慰潮州皇亲英宗驸马许珏及德安公主即舒国公主后代。时许驸马子孙有谓开驸马府中门大礼欢迎中使刘太监者,但此议遭反对。谓“太监为我家家奴,无须大礼迎接。”因此,开侧门以待中使刘太监。太监见招待不周,带恨离去。回京妄奏,谓潮州皇亲许氏心怀不轨。理宗皇帝心中也想去除驸马许珏子孙两百余年恩荫权益,下旨清剿。自韩山山前许族祖居。至潮州郡城许驸马府,杀掠甚凶。明代谱载,明时驸马府中尚挂宋末被难先人血袍一领。谓洗马桥驸马公墓前官道旁接旨迎驾先人被诱杀事。至此,许氏凌替,子孙四散迁移。

许道夫,字希任,宣之子。进士,授校书郎。子光照,分居澄海外浦都许公渡。

许竖基,弥高长子。登宋理宗辛卯科乡进士,授化州通判。公生于孝宗丙辰年,即公元1196年,中乡进士时35岁。分居揭阳官溪都洋内、惠来格州都。

许肇基,弥高次子,分居饶平善善镇。

许兆基,弥高季子。登宋理宗乙巳科即公元1245年岁贡生,时53岁。因度宗之后世乱,未受官。子四:起烈、广烈、丕烈、弘烈。

83世许安谷,字竹林,义夫之子。“韩山为事”,公带同四子奔居意溪。未几,公逝。元兵侵掠,许氏起兵抗元。元兵恨,剿杀韩山,又剿郡城许驸马府,毁文书府库,追杀许氏流亡家人,袭意溪许族。安谷子四人再奔福建莆田,分创于诏安,后迁田源马坪乡之官园,靠拢猷公及光亨公族系。再后有玉滘公分迁揭阳玉滘村,即今榕城。

许光祖,字福南,号致政、万七、一本、醉翁,谦夫长子。生于宋宁宗戊辰(1208年)三月初六日,登理宗端平乙未(1235年)乡进士,授武城县正堂,升东昌府知府。因韩山为事,光祖弃官回籍。元胡人主中原,宋泯之后,光祖与弟光宗、光族隐居揭阳西关外,创潮临渡头许寨。公有四子:君佐、君宰、君辅、君弼。

许光宗,字文政,谦夫次子。韩山为事,与父谦夫,兄致政、弟政义避居揭阳豹岗锦里。后迁居仙浦尾,建寨修祠,为一世祖。子珀山、珀潭。

许光族,字致义,号直斋,谦夫季子,与兄致政隐居潮临渡头村。后迁居潮阳、惠来等地。公首领蓝田都崎岭、藤吊岭、华清牛牯岭等处;以及赤坎河浦岭、长尾林、白石登岭;陈公山牛角林、枫林、白颈石、赤秋溪岭、贝象等处一概粮山。复创粮渡一所,坐落蓝磐潭角(潭角渡)。因有功于族,是以冬至配祀焉。粮山粮渡由潮临乡管辖。子五:德荃、德蓁、德蕃、鲁芹、德芳。

许榕坡,敬夫之子,分居潮安县隆津都。创龙湖大巷,即今长湖乡。

许应魁,达夫之子,授海阳知县。子阁学,分居海阳隆津都。创龙湖乌黎山堤上房等处。

许光熙,道夫之子。分居今澄海县,创许马堤、下外莆都许堤即五马堤。志书有载,许公渡有族谱记载。即今冠山乡。

许起烈,号輋烈,兆基长子,生于度宗壬申岁。子二:学士,字应祥;义直,字应祐。分创潮阳胜前乡。

许广烈,兆基公次子,分居潮阳直浦都沟头乡。

许丕烈,兆基公季子。分居饶平县,创沃头乡。

许弘烈,兆基公四子。分创澄海蓬洲沟头乡,今属汕头市金园区沟南乡。

84世许文明,字东济,安谷公长子。卒于元顺帝年间,时在安化坊。子五:惟哲、惟祐、惟可、惟平、惟实。

许仲明,字明济,安谷公次子,授国子监学录。侄惟平承其嗣。

许克明,安谷公季子。子惟仁。

许义明,字春潮,号玉滘。安谷公之四子。子二:惟逊,字碧泉;惟玉,字碧山。

许君佐,字象泰,号心月、朝喜。光祖长子,生于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十二月初一日。登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科乡进士,授湖广武昌县教谕。子二:愚隐,泮学。创揭东县磐东镇潮临村(今渡头村)顶下寨。

许君宰,光祖次子,分创揭东县炮台镇东岭村及渔湖镇东仁村。

许君辅,号朝凤。光祖季子,生于宋端平三年

(公元1236年)二月念九日,登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科进士,授福建漳州南靖县正堂。有德于民,士刻像立庙勒碑于文庙之左。后钦选为户部主事,奏准回乡养亲,避居石龙村。起兵抗元失败后回原居。子二:长逢春,分居兴宁县大隆田,又分居于丰顺县神砂乡。次子逢文,由云路豹岗锦里徙澄海隆都,创樟籍村,分居风眼村、路外村。

许君弼,字朝熙,号廷魁,佛佑,均用,光祖四子。登咸淳三年癸未科进士,授福建常山县知。子四:匣宝,国章,真美,国信。

许碧潭、许碧山,光宗公之长子及次子,分创揭东县后围新老厝。

许碧湖、许碧江、许碧海,光宗公之三、四、五子。分创惠来、海丰、陆丰等县许氏宗乡。

许德芳,分创陆丰县宏岭村。

许德芹,分创圆山岭村,甲东奎湖村。

许德蕃,分创蓝田都骑岭村。

许德蓁,分创赤(土敢)河蒲岭村。

85世许惟哲,文明公长子。居潮安意溪村,后徙福建省莆田县定居。子二:友庆,友良。

许惟祐,文明公次子。分居意溪村,后徙福建省莆田县定居。子友才。

许惟可,文明公之三子。子四。许惟实,文明公之五子。子三。

许惟平,字平稳。原文明公四子,过继仲明公为嗣子。子二:长友润,次友瑞。分居意溪村,后徙福建莆田。

许惟逊,字玄童,号碧泉。义明长子,分居普宁县寮园村。

许惟玉,字碧山。义明公次子,居揭阳榕城,分居山东围及普宁北山大潭。

许愚隐,君佐公长子。居揭阳东山区磐东镇渡头顶下寨。分创玉湖东寮乡,新亨白石乡军埔村,榕城下池,象地埔,古湖村,凤潮村。

许泮学,字学生,君佐公次子。居揭阳东山区磐东镇渡头南北厝。分居玉湖浮山乡,汕头市金园区沟湖村,登岗溪围村。

许岗,父君宰。居揭阳炮台东岭许村,分居渔湖东仁村。

许逢春,字长青,君辅长子。子二:长瑞盛分居丰顺县神砂乡。次瑞端分居兴宁县大隆田圩。

许逢文,字发,君辅次子。子三:仁斋、理斋、成斋。由揭阳炮台豹岗锦里徙澄海樟籍乡,分居凤眼村,路外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贵阳第三届创业大赛 郭锦兰:“5万个小时”的渴望

下一篇:潮汕民间的“石旗杆”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4-12-22 15:57 , Processed in 0.33780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