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如歌(亲情类文章写作及简评)

2022-6-16 11: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0| 评论: 0

原创 陈宝贵

2020一4一8










        作文教学,当我们坚持“大语文作文”教学观,坚持“以生活为基点”,以“求真”为前提,要求学生以“公民”的身份,负责任地表达,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时,初始的写作,由于学生写作的思路还没有经点拨而打开,写作的激情还没有因激励而点燃,写作中出现较多的以亲情为内容的文章,则是很正常的了。

        亲情,是学生作文中永恒的主题。

        作文教学如何依据学生的特点,通过我们的引导,使学生把有关亲情的文章写得由稚嫩到成熟,由单调到丰富,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目的,则是我们应该着力而为的工作。

        亲情的范围比较宽泛,而学生着眼较多的还是父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我们所来之处,她是大地,是过去,是我们的根系深扎的地方。”“父爱引我们走上该去之处。他是天空和阳光,是未来,是我们的枝叶伸展的方向。”(干国祥语),以往的亲情类文章,我们往往不注意其思想情感和练能的价值,或者仅仅把它作为一次平平常常的训练,没有深究、细挖,这样便淡化了它训练的功能。

        在学生的写作中,亲人、亲情不仅仅是一种写作陈述的对象,也应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建构健康情感,练就写作能力的过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有关亲情的写作仅仅当作一种感恩,而其更深刻的功能应是获取一种生命的力量。父爱如山,成就着子女的伟岸;母爱如水,滋养着儿女的坚韧。学生在和自己的亲人交往中,无疑会有矛盾的纠缠、情绪的起伏、思想的斗争,它是一个丰富而激荡的大海洋,它是开发不尽的思想情感的素材,它联接着文化,联接着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在把这些诉诸文字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调整的过程,精神塑造的过程。当一个同学叙述由于误解父亲而作自我忏悔时,我感到了她思想的升华;当一个同学叙述自己无故向自己的弟弟发泄情绪,最后而又向弟弟道歉时,我感到了他的成熟,等等一切,都是通过写作而对自己的人格进行着一种完善和型塑。

        再者,对以亲情为写作内容的指导,我们能不能把学生由单纯的认识引向丰富,由客观的事实引向文化的思索,是实现由写作而达其思想生成的关键。人是文化的存在。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文化世界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界,人的意向性是文化世界的动力指向,人的活动是文化世界的运动方式。”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非常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妇随,这种文化便是以家庭本位为主要表现的文化;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力、个人的独立性,西方的家庭就比中国便民主、平等得多,这种文化便是以个人本位为主的文化,而当代家庭的一切要求,和要求与反要求的冲突,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我们的家庭本位文化,要求的多,限制的多,不少还带有专制的成分;虽然对家庭的“和谐”稳定有决定性作用,但易造就依附人格,易泯灭自由和创造;而西方文化坚持平等,给以自由,鼓励冒险和创造,易培养创造、创新的人格。而目前东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便时时刻刻体现在接受传统文化较多的父母,和接受当代文化较多的学生身上。注重经验,注意管束,必定轻视个性;注重个性、自由,必定蔑视经验。我发现不少学生在歌颂父母之爱时,总隐含着一种被管束而不能获得理解与自由的心理阴影,实际上学生的心灵中便体现着中西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如果我们能从这样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家庭成员的行为背景,他们的心灵就会变得亮敞,他们的行为就会更具坚实性,他们就会既不排斥儒家文化的淳厚、温馨,又能吸纳西方文化的平等、自由的新质,通过写作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潜质。









        亲情写作的方法指导,我总是在对学生文章的评析、对话中来进行,下面的四篇文章均出自学生的随笔,其中三篇已在报刊中发表,一篇在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中获奖,评析如下:

         1、母亲的生日

         高一(5)班殷哲文

        凉风徐徐吹来,一种清鲜的感觉:满天的繁星,也使人觉得高朗。我独自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像要飞一样,参加完一个周末Party,还收到一份别致的礼物——一枚心形别针,甭提有多高兴了,不知不觉的己经到了家门口。

        本想冲进家门,可当我推开那虚掩的门,我停住了,再也迈不开步子,一盏冷冷清清的灯,透出暗红的光。母亲正坐在沙发上打毛衣,饭桌上摆满了菜——都用碟盖着。母亲一见我,便放下活儿,笑迎上来:“回来了,饿了吧,快快吃饭!”由于心虚的缘故吧,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爸爸不在家吗?”“他单位有事出去了。”妈妈一边说一边帮我解下书包,拉着我到饭桌前。“好丰盛的菜。”我不禁说到。“是吗?今天是我的生日。”母亲随口说出这句话,但这句漫不经心的话让我吃了一惊,我震撼了,作为子女,在母亲的生日之际,却跑去为人家祝愿,我的心一阵阵后悔和自责。母亲端了几盘菜进了厨房去热,我就呆呆地坐在桌边。多少个夜晚,母亲也是这样的等我回来并时不时看着挂钟,推算着时间;多少次在家门口,母亲依门伫望,久久地等我回家;多少次母亲希望路人的脚步声中能有我回家的脚步声;也不知多少次母亲为我炒菜热菜,盛饭端饭,她就这样无私地待我。可是我……。不知何时,母亲己站在我的面前,“怎么不说话,这可不像你?”我的心更惶恐了,该说什么呢?说我玩得高兴,是的,可是你呢?也高兴快乐吗?由于自责,我掏出了那枚别针,捧到妈妈面前,“送给你。”妈妈惊喜地像个小孩,高兴地接过别针,“送给我!”她有些惊奇。“是的”。她把别针左看右看,就这么一个小礼物,就容易把母亲打发了。我望着她,心里真不是滋味,歉疚填满了我的心,我不知如何开口,说我己吃过饭,一顿丰富的晚餐;也不知如何对妈妈说抱歉,我只是捧着饭碗,努力地吃着,装出吃得很香的样子。泪珠溶进了碗中,为了不让妈妈看到,我扭过头,悄悄地把蓄满眼泪际中的泪擦干。

        我暗暗地下了决心,未来一定要为妈妈祝贺生日,以弥补我这次的“不孝”。

        评价:

        首段用“凉风徐徐”“清鲜”“满天的繁星”“高朗”这些意象,主要为渲染参加同学周末parth的愉快心情。渲染是丰富内容、强化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和后边没有给母亲做生日的“歉疚”形成对比。

        第二段为文章的主题段。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自己心理的变化。首先是走进家门的犹豫,其次是听到母亲说“今天是我的生日”后的“震撼”,、“后悔和自责”。以及面对母亲追问的“惶恐”,最后是自己产生的优伤。短短的一段文字,可谓做到了层序井然,情感丰沛。

        井然的层序,是由于对过程的细致体察。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文章的次序往往是生活次序的基本反映。明白这些对我们表达生活大有好处,对我们观察事物很有帮助。感情的丰沛,来自对母亲的真情,这也是这篇短文的魅力所在。写人物没有感情,文章就会没有力度,就会变得苍白,而感情是要用心去体察的。

        最后如果我们要问,当我们写一个人特别是亲人的时候,最应注意的是什么?是真情。“真”才会“亲”。真来自于“爱”,本文的底蕴是作者发自对母亲内心的爱,爱才会体谅,才有“歉疚”,才会“泪珠”“蓄满眼际”。而“真情”的表达还靠细节来体现,靠选择较切合的语言来表达。从“那虚俺的门”“冷冷清清的灯”到“呆呆地坐在桌边”,母亲“依门伫望”等多个事件的联想,以及“装出吃得很香的样子”的作为,都是体现母亲真爱、真爱母亲的细节,正是有了这些细节才使文章内涵丰富起来,才有了令人过目不望的感觉。文章真为前提,爱的真需用细节来体现,这是亲情类文章写作的一种指向。









         2、严厉的父爱

         高一(5)班范喆

        为什么在歌曲中只歌唱母亲,歌唱母爱;为什么只有母爱才是最伟大的爱;为什么只有母亲节;为什么…..!母亲固然是一种伟大的爱,但我认为父爱同样是一种伟大的爱,它能够与母亲相提并论,甚至超过母爱。

        我的父亲是一个小小的公司经理,他没有读过高中,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是,他是个通情达理,懂得许多人生道理的人,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夏季的一天,父亲让我把垃圾倒到垃圾桶中,我拿着畚箕走向垃圾箱,大约离垃圾箱还有不到5米处,就闻到了从垃圾箱中散发出来的臭味,那一种臭味实在让我难以忍受,不由地用手捏住了鼻子,连气都不敢喘,当我走近约2米处时,实在忍不下去了,把畚箕“哗”的转了180度,不管三七二十一,转头就跑。当我正气喘吁吁地低头跑着,一头撞到了父亲的怀中,此时映入眼帘的父亲是一个严肃的父亲,他只说了一句:“把倒在垃圾桶外的垃圾扫干净,再倒到垃圾桶内!”我本想辩解,那么臭的地方,让我去扫干净,难道清洁工不会打扫吗?但是,望着自己一向尊敬的父亲现在是如此的严肃,只好委屈地拿起扫帚和畚箕去扫那厌恶的地方。苍蝇和一些臭虫都爬在垃圾上,使我满身鸡皮疙瘩耸起,当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打扫好倒掉时,垃圾箱内的苍蝇和臭虫一起起舞,我吓得“哇哇”大叫,一时委屈的心理化作眼泪从眼眶中一拥而出。“世上哪有这样的爸爸…..”我抱怨着,事后,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问道:“生气了?”

        随着年龄地增大,我逐渐的认识到这种严厉其实是一种爱。

        进入高中后,回家的时间很少,可是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唠叨不停,有时使我想家,感动地哭泣。记得上一次回家,我和同学一起玩耍后很晚才回家,然而,父亲竟拖着病冒着寒风在车站中等了我一个多小时,当我6点回到家后,父亲还在车站中等我,我感到惭愧,感到了父爱的伟大。

        我爱我的父亲,因为父爱是一种伟大的爱。

        评析: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母亲是无条件的,并不要付出任何代价,只要是她的孩子就行。母亲是极乐,是安宁,它无需去争取,也无需被恩赐。但是,母爱无条件的性质也就有它的反面。它无需被恩赐,但它也不能被争取,被产生,被自由把握。”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因为你满足了我的期望,因为你有责任感,因为你像我,所以我爱你。’…..父爱只能去争取,如果违反了要求,就可能失去父爱。在父爱的本质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服从是主要的美德,不服从是主要的过失——对于这种过失的惩罚就是收回父爱。…..父爱是可以争取的。”读这一段话,虽然我们不会完全同意弗洛姆的说法,我们可以体会学生范喆《严厉的父爱》中“严厉”的含义。而文章似乎也说明了“父爱的本质是提出要求,确定原则和法律。”这一认知。

        本篇文章是如何体现“严厉”的呢?当她在离垃圾桶二米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倾倒在桶的外面后,恰巧“撞到父亲的怀中”,她首先感受到的是父亲的“严肃”,严肃是一种壮重的态度,是一种凛然和威压,而只一句“把倒在垃圾桶外的垃圾扫干净,再倒到垃圾桶内!”从语言的干脆、要求的具体,便体现出一种不可违逆的威严,而她欲辩解又不敢辩解,在她看来只好“委屈”地去做,便很好地突出了“严厉”的含义。

        对一个问题的表达,往往有多种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秩序、展开形式,但一个重要的原则,必须坚持文章的聚焦性,也就是要有主体意识。“主体”一词源于德国,它是一个音乐术语,即音乐中的“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一首乐曲的“核心”。关于“主题”,刘锡庆在《基础写作学》中所下的定义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点或中心思想。”也即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既然是“灵魂”和“统帅”,无论是结构布局,驱遣材料,使用语言,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它来进行。

王夫之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香苔林,金铺锦怅,寓意则灵。”“意”则主题。作者以“严厉”立意,主体事件紧紧围绕它着墨,使文章便有了鲜明的色彩。









3、母亲的眼眸

        高一(3)班景方莹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育我,生我育我。”呢喃着这句不知何时深扎我心的古语,一双熟悉的眼睛,显现在天际…..母亲的眼眸….

        母亲的眼眸….一杯糅和着苦涩和甘甜的咖啡….

        重病在卧,母亲废寝忘食地守在床边:我醒了,身上搭着一只粗糙的手,顺势望去,却见母亲伴着我和衣坐眠,朦胧中,发现母亲的眼角边又添了几丝鱼纹,几分衰老,眉宇间流露的尽是慈母对儿女的无限关怀。

        儿时的我,矮胖的我。外人一句“这孩子怎么长得这样?将来必是冬瓜一个!”打掉了母亲的笑脸,“我要吃冬瓜!”年幼的我欢叫着,却瞥见母亲紧耸着眉,眼内隐现着尴尬。相对的一刹那,我听到了“对不起”三字….于是,每天傍晚,母亲便在电扇勾上吊一只篮子;坐在一旁看我减肥….往上够篮。眼中有着期待,有着决毅!

        转眼,我己小学四年级。不知怎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语文还爆了个大冷门:上课染上了打磕睡的恶习。忍无可忍的班主任一状把我告到了我母亲身边。回到家,从不发火的母亲一把夺过书包,扔到地上….我吓坏了,哭了,却见母亲的眼中竟闪烁着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泪光中蕴含的尽是慈母对子女满怀的希冀和企望。

        飞快地跳下车,冲到房间,书桌上:一本未上锁的日记,启封的信。扭身望去,母亲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微笑着看着我,不觉陷入母亲两泓清潭。“我没看。”母亲盈盈地看我,但我听到过,“你不是说不能随便看人日记,信件的么?”….她的眼中印刻着“理解。”

        男孩telephoned me,被父亲逮个正着。素有“顽石”之称的他,怒不可遏地喷发熊熊烈火,我缩在墙角抱着双膝泪流不止,回家的母亲责怪父亲不该如此,转而蹲下身,“别哭了,我相信你不会乱来。我的女儿,不会学坏的。”透过雨帘,我为母亲眼中的信任而颤动不己。

        进入初三,学校增加了夜自修。独自骑车回家,九月的夜风拂过脸颊,不禁有些陶醉。“啪啪”地一声,路灯宣告退休,幽静的街道嗖地似乎变得清冷了,从来不觉灯有何伟大,但未料它的熄灭竟会带来我的恐慌。磕磕碰碰中,单车驶进我家的巷子,远处亮起一缕灯光,母亲如平常一样站在巷口,拿着手电筒,直直照亮着我归来的路,一切都己视之为平常,有时还怪母亲为什么总不放心我,但今夜,从墨色中摸过来的我,望着紧握灯源的母亲,望那流星似的眼神中涌过一股莫名的感动….很少想起母亲,很少在夜自修归来时,给日日在巷口等我的母亲,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感恩的微笑,而她却不在乎,总是默默地,默默地给我以关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次放假完毕,母亲都坚持送我到车站,几次劝说,“妈,我大了,自己会走。”“我不放心,才18岁,什么大了!”母亲一把抓住旅行袋,向前走去,眼中驻扎着坚决。(是的,一个人年龄再怎么大,只要母亲健在,便永远是孩子。既然如此,仅在身材上比她高出一头的我,又如何去违背这一常理)?车启动了,“走吧,妈。”“不要忘了,打电话回家…..”站在一旁不语的母亲猛地大声说起来,声音中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急促,而那眼中尽是不舍与坚决。

        母亲的眼眸,甘苦参半。母亲的无私,似咖啡,浓苦中却渗透着甘苦….

        评析:

        《母亲的眼眸》相对于《母亲的生日》、《严厉的父亲》,单维的意识表达,它无疑表现的更加丰富。这种丰富来自于作者成长过程中,对母亲行为的综合考察,来自于对母亲情感的整体感悟。它虽然是全面的,但主题还是一个——母爱。而透过作者和母亲关系中的点点滴滴,母爱的内涵显然是丰富而多元的。作者很巧妙地采用一线串珠的方法,通过联想,用“眼眸”这一形象作为线索物,把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个个片断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浑然为一体的整体,起到了一极强化的效果。

        这篇文章结合写作的有关问题我选以下两点加以说明。

        关于“一乡串珠”:“一线串珠”又叫“一线贯穿”。周振甫在《文章例话》中引述了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中评苏轼《留侯论》的文字:“劈空提出一个‘忍’字,辟去俗论,翻却常解,立定主意。反反复复,到度总归一线,直如千丈丝,袅袅天际,绝不见断绝处。此因由立意之高,而亦缘运笔之妙。”本文作者同样以母亲的“眼眸”为线,串起了母亲关爱自己的许许多多的生活细节,无论是母亲的“期待、决毅”、“希冀和企望”,还是“信任”、“默默的关怀”,以及“不舍和坚决”,都是通过“眼眸”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起到了强化主体的作用,还使取材更具有灵活性。既能够照顾整体,又能够强化特别。这不禁使我们想起艾青的名诗《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表现形式,此文的构思显然受此类作品的影响。

        关于写片断:对于一篇记叙类文章,到底是写完整的故事为好,还是采用片断的形式为好。这里当然和文章表达的侧重点有关。具体从训练的角度来论,小学和初中,适于让学生写完完整整的一件事,因为完整的叙事能够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和联贯性,就是写一个“点”,也应注意让他们交待完整,这既符合他们思维的特点,也是打下他们坚实的写作基础的需要。而写片断虽然其形式仍需要记叙文中的形象思维,但它的底蕴是抽象和概括性的,也就是说,写片断首先要从文章所要表达主题做整体观照;其次,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要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剪裁,这种剪裁既需要对整体概括的驾驭,也需要细致形象的捕捉,它的思维是抽象和形象的结合,思维的递度显然是上升了。而从表达上看,完整地写一个人,一个故事,对于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其蕴涵和片断式的文章一般情况下是逊色的。因片断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有了自由,也就有了广博;有了自由,也就有了多元;也就有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当然片断也能训练学生的识力、选择力、批判融合力,这也是我们应通过作文教学应着力培养的方面。









         4、我 的 妈 妈

         高三(4)班 岑优波

        相册里的老照片无声地讲述着妈妈年轻时的美丽。任凭岁月的淘洗,黑白照里的妈妈笑得很美丽。现在的妈妈没有了曼妙的身姿,像妈妈这个年纪,“发福”是件很普通的事。每当我兴奋地试穿新衣时,妈妈脸上有时便会掠过几许无奈。幸好,岁月并未抹去妈妈灿烂的笑容。

        妈妈是个小女人,和所有的女人一样,不管生活的底色如何,女人爱美的天性是怎么也甩不掉的。妈妈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精致的发夹,当然也钟爱珠宝首饰,着迷于颗粒细小的韩国粉底。在我的大脑里时常会晃过这样一个画面:镜子里一个妈妈,镜子外一个妈妈。两个妈妈面对面拿着梳子摆弄着头发,拉拉衣角,整整领子。家里的镜子总能得到妈妈的一份宠爱。

        妈妈爱美,也爱和爸爸抬扛,唱反调,孩子气十足。和爸爸闹别扭了,妈妈就罚爸爸去厨房奋斗,体验生活,自己罢工,退居二线。妈妈爱越剧,爸爸却爱打打杀杀的战争片,因而抢频道看也成了家常便饭,最后的结局总是妈妈心满意足的看越剧,爸爸拉着苦瓜脸,望着屏幕望眼欲穿,只好倒头大睡。妈妈有时总爱无聊地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啊?”我回答“爸爸好”时,妈妈就连环泡似地立马接上“这样啊,那今天就不用烧黄花菜啦,你应该不喜欢吃了,对吧?明天,衣服就让爸爸给你洗,怎么样?”我只好顺着她的意改口,这时,妈妈就会笑成一朵花。从小到大,妈妈就是这小女人心态。

        妈妈表面上“争强好胜”,其实我知道,妈妈很依赖爸爸。爸爸肩上的担着妈妈担心的事,妈妈就没有什么好愁的了,守着孩子,守着这个家,心宽自然体胖。

        平静的生活让妈妈“胸无大志”,妈妈曾说她怀我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顺利地把我生下来;当我长成“小毛孩”的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送进幼儿园;当我踏进高三的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成了希望我迈进好的大学。妈妈对生活没有多大奢求,她并不向往所谓的大富大贵,对她平安快乐的生活才是一种福气。

        妈妈是热爱生活的,她用手细细装点生活,就像是在进行插花艺术。妈妈的手是很灵巧的,不久前,我在箱底翻出一双小孩子的虎头鞋,红红的鞋身,鞋头的绣饰很美,绣线的颜色也颇为丰富,还坠着流苏。我向妈妈炫耀我的“新发现”,妈妈乐了,“你这也算是新发现?你们可是‘老朋友’,你小时候就穿‘这双鞋’。”“妈,我小时候你给我买了几双这样的鞋啊?”“不是买的,是我自己缝的,我以前在绣花厂干活,这虎头鞋的绣花是最简单的一种,虽然简单,做还是挺费工夫的,那时候,要照顾你这个小毛孩,就做了三双,有两双穿破了,我就扔了。”妈妈不仅飞针走线有绝活,过年前包粽子,做糯米粉点心也很有一手,过年的时候,妈妈总是亲手做,不愿买现成的,她说买现成的,过年就变味了,回想妈妈围着围裙,略略挽起袖口揉搓糯米粉团的样子,就给我一种家的温馨之感。在这个时候,妈妈最符合贤妻良母的标准了。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想说不要总把妈妈当成妈妈看,没错妈妈是很伟大,但是妈妈还有另一重要身份,她是个女人,或者说小女人,她也有女人的弱点,也有女人的可爱,当然也会有一分孩子气。除了和别人一起感受母爱的伟大,我们是否可以从女人的角度打量我们的妈妈呢?

        评析:这篇文章的最成功之处,无疑是较真实、客观地写出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妈妈”。妈妈既有对丈夫、孩子的爱,也有对丈夫的依赖和爱美的天性,在那看似故意和乖违的行为后面表达出了作为一个母亲的丰富情感。由此篇文章我便想到如何把文章写得丰富,我看有以下条件。

        (一)思想的丰富。无论是成人或是学生,文章表达丰富的首要条件,是自己要有丰富的思想,海德格尔说过,思是路。思想是道路,是道的显现,有思想的言说,是对事情来龙去脉的寻根与挖底,是对事物现象底蕴的一种把握。写作路的路向,最终决定于思想的路向,这是作文教学的根。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以思想作基础的。因此引导学生“积理”便是作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积理”,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即通过深挖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滋养;也可以在生活的过程中获取,所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本身就是思想的内核;还可以通过自由阅读而获得,这是一个人思想丰富、进步的重要手段。此文学生只所以能透过母亲的行为,写出母亲的不同情感,特别是能把“母亲”作为一个“女人”来观照,这一角度本身就表明了其思想的丰富。

        (二)观察的细致,观察是获取材料最直接的手段,而我总感到有效细致的观察来源于敏悟的心灵,而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能够看出其独特的地方,有的人则不以为意或没有感觉,其关键是对此类事物有无一颗敏悟的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而我感觉,有了这种心灵,外界的事物才能真正进入。英国著名的思想家休谟认为,细致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增进了我们感性能力的一切素质和一切适当的热情,同时使心灵拒绝那些比较粗鄙狂暴的感情”。本文学生对母亲的不同方面均做了细致的观察,比如母亲的“发福”及无奈,对“精致发卡”的喜欢,以及“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的寻问,正是因为这样细致的观察和表达才有了母亲的内在丰富。

        (三)感受的深刻。

        如果要问一个人如果进行艺术创作,最根本的能力是什么?我们回答是独特的艺术感觉。同样一个学生要想写出一篇独特的文章,其最根本的能力是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只有深刻的感受,才会写出深刻的文章。感受是一种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后的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直觉概括。感受一般的语言呈现是动词、形容词或描述性词语和句子。这篇文章的感悟无疑是深刻的,比如写“妈妈没有了曼妙的身姿”,后“脸上掠过几许无奈”,正是通过“曼妙”和“掠过”的“无奈”这种感受,表达出了作为中年妇女的妈妈面对岁月的无奈。还有妈妈“心满意足”地看越剧,爸爸面对“屏幕的望眼欲穿”,“心满意足”“望眼欲穿”独特感受性词语的运用,才逼真深刻地写出了父母间的“小插曲”。总之,感受是学生达其文章深刻丰富的重要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完美公司荣获“2020年度战疫先锋企业”奖

下一篇:什么是成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创业那点事 ( 湘ICP备17022177号-2 )

GMT+8, 2025-1-3 08:34 , Processed in 0.44833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