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熔铜艺术,居然可以跟世界对话
大约在七千年前,一种颜色暗红的矿石被远古人类用来狩猎,人们发现经过反复捶打,矿石改变了形状,这种材料便是铜。古人的探索丝毫不亚于我们,他们还发现,在更高的温度下铜会融化流动,在其中加入锡、铅等物质,铜的“性格”也会变得刚强起来,至此最初的合金便诞生了,谁能想到这貌似不起眼的发现,却开启了一个时代……刚铸出来的铜器熠熠生辉、金光灿灿,古人把它称为金或吉金,这些铜器如果长埋地下,便会和土壤中的水及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表面形成一层青色的铜锈,“青铜器”也因此得名。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deecf6828234b128db57ed9c8bc0368~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QKOFzhFag%2FVhK0oIVYjArFL4gQY%3D
《左传》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由此可见,在夏商周时期青铜鼎是规格最高的礼仪用具和国家政权的象征。 青铜器诞生于文明之初,它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更承载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
比甲骨文出现稍晚一点的就是青铜器上所篆刻的铭文,历史上称为金文或者钟鼎文,其中文字记载的内容对后世了解商周文化有着极具重要的作用,而铭文本身相比甲骨文更加简便,利于书写,体现了汉字发展由复杂到简便的演化过程。
“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起点,而青铜器本身就是“青铜文化”的母体。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而历史上的青铜文化,既有长者的威严智慧,同时又兼有王者的“不容置喙”,五千年来它的“方正”与“模范”似乎也约束着铜这种材料丧失了“流动”的物理属性,塑模、制范、铸铜、脱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5dd265a2ce649d88184b6674fe56c3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pFnM55%2FL4l%2F2QAuVGLoDAy5tWSc%3D
不可否认,青铜文化就是在模范的规矩中创造出来的一种伟大文化,伟大的定义了人类一个时代。青铜锻造的工艺水准,在商周时期达到巅峰,可以说就是这样的“工艺美术”承载了整个中国文化史,当一种文化过于美丽和精湛时,就会让优势固化成为一种无法前进的阻力,青铜艺术也不例外。
西周晚期,伴随着人工冶铁技术的成熟,青铜器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工艺领域败下阵来,历史又一次无情地告诉人们,不管你曾经是多么灿烂的文明,只要与发展进程或社会变迁脱节,就必然会被历史“劝退”,我一直在思考,第一个用来定义中华民族勤奋、善良、勇敢、不屈的青铜器和青铜文化,怎么可能瞬间就被击倒一蹶不振呢?结果确实没让我失望,它在一次大火中“凤凰涅槃”乘风归来。
2006年5月25日,常州天宁宝塔的一场大火,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发现了一件令人激动不已的现象。在清理现场时,他发现高温中熔化了的铜肆意地流淌在地上,铜水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从空中撒下,晶莹的铜珠如千万铜泪,互相牵连着、拥抱着,不失个性地融合在一起……这些熔渣结晶在他看来,就是佛祖恩赐的“舍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53dfc5cbf11463391cbe7433218ae9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GE2XVF%2BRbrP9R%2Fl6Y9172FwzcQ8%3D
大火虽对塔体无甚影响,却把青铜艺术朝着模范化“一条道走到黑”的执拗烧得灰飞烟灭。铜经过这次烈火的淬炼融化的不仅仅是它本身,还有大家的思想——从实用到艺术、从具体到抽象。
杭州河坊街上有一座江南铜屋,里面陈列的铜艺术作品已经涵盖了我国铜文化领域的所有种类,而这家博物馆的主人就是上文提到的铜文化领域大名鼎鼎的朱炳仁先生,如今,他还有另一个头衔——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熔铜十五周年,也是朱炳仁老先生创立熔铜艺术,开创“熔现实主义”新流派的第十五个年头。
铜文化的第二个高峰就出自朱炳仁之手,他的很多熔铜艺术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比如用天宁宝塔大火的熔渣,2007年创作的第一部熔铜艺术作品《阙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d51f1ee623614fe4bfb13d0242c101a0~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2FpnHBPnWyBwWyPgACUnoJ06vgM0%3D
2012年大型熔铜壁画《含熙》被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收藏。2013年《入侵》《秦俑》系列以及盆雕、水墨、书法、铜印计八十余件被台北克缇美术馆收藏,其中《入侵》作品一只只满屋爬行的章鱼无序地“入侵”这个世界,体现出朱炳仁大师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深刻思考。
2021年博鳌20年20人中国文化人物大家展上,四件熔铜艺术受邀参展,两幅巨幅熔铜壁画《万泉归海》《清香自远》,被永久收藏陈列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
记得2020“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上,我再次被朱炳仁大师的作品惊艳,尤其是熔铜艺术作品,如《稻可道,非常稻》束束稻穗密密匝匝,呈现出不同姿态,或饱满垂首,或迎风摇曳,沉甸甸闪烁金灿铜光。作品借老子《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之义,析民生之大任,吁耕耘之必须,表达出创作者悲悯众生的情怀和以民为本的理念。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07ba740440c042aea467e8e523a5edf5~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i9auyX4FfUGx1mQW13o9NiwmmRM%3D
《青花》系列作品中,熔铜技艺配合朱炳仁大师独创的另一种铜艺术——庚彩,铜的雅致与庚彩的瑰丽相得益彰,实在是太震撼了。在古人手中猎取野兽,坚硬桀骜的铜,在朱大师的手中被“驯化”,将每一个作品表现得栩栩如生。
2009年12月,法国达利基金会确认,将在中国的杭州设立首家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作品纪念馆。原因是达利的百余件青铜雕塑在杭州亮相时,朱炳仁的百余件作品与达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对朱炳仁的熔铜作品,达利纪念馆参展方负责人居雍表示,看到在世界上从未看到的艺术,十分震惊!对朱炳仁为此次对话特别创作的《我想象的达利》首个熔铜肖像,居雍说:“我从中看到了达利的精神。”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3f719d67fc54190b66f0c1180126bc9~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9E2JQIS2LvEWDDKantTL%2FELyFi0%3D
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朱炳仁的熔铜艺术创作中始终存在,他是影响世界的熔铜艺术大家,他用这种无模可控、无可复制的艺术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倾诉着自己的想法。熔铜艺术在朱炳仁手里越发成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青铜文化的第二次高峰似乎已经来到。
正如朱炳仁写下来《舞铜》一诗:“造化在舞铜中任性地发挥它的脾性,舞者在舞铜中理性地熔铸他的个性。立定,太极推手;转身,霓裳羽衣。铜终于舞起来了。天地无限,造化无穷。”
从春秋末期铁器完全取代铜器开始,铜文化已经落没三千年了,在天宁宝塔的大火之后,铜,终于可以在自由的熔凝中,展现其无可复制的肌理与形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97a9cb12e8a401491b52f369a83ffa7~tplv-tt-large.image?x-expires=1969691149&x-signature=s3eQPwk%2Fcnkbdxlm5MJIBQArFOs%3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