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梦醒了坎 发表于 2024-12-1 15:33:21

张謇育子理念和实践对当今大学生培养的启示(二)



对于勤劳,张謇说“夫勤者,乾德也”。张謇给儿子写信,说“儿能做者,须自己做,切勿习懒。记得儿五六岁时,吃饭拿凳皆要自己做,别人做辄哭,可见儿本性是勤。现在寄父之讯,尚托人写,是渐渐向懒,此大病也。儿须痛改”。并且将勤劳也同学习进行结合,规劝张孝若要勤学苦劳。张謇告诫儿子,“每日上课外,真能有两三小时安心用功,不愁不长进。儿其自砺,成人之基在是”。
张謇在《家诫》中引用胡安国的“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体”,做到忠诚老实,不做欺心之事。张謇告诉儿子,“父生平待人,坦怀相与,不事机诈”。“待先生须有诚敬之意,此即立身处世之道”,“与外国教员处,可用外国语浃洽,与之相处,须诚实恭敬,使中国上等人格因儿而见重”。诚和信,张謇认为是上等人格的重要特征,也是为人处世的优良品德。张謇告诉其子“儿经今年之阅历,当悟人生信用”。
张謇向来把俭约放在自立于世高度,告诫儿子,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基。刻意节俭,为自立之图、非常之备。张謇1909年给妻吴氏写信,说“账房开来家用,云须四千五百元,福食一项,即须二千,大为不合”“望在家加意管理,加意节省,每日菜蔬一腥一素已为不薄。衣服不必多做,裁缝即可省”。张謇晚年自号啬翁,“啬”,节俭之意。张謇在《家诫》中引用诸葛亮的“俭以养德”告诫张孝若,认为只有节俭,人才不会被物欲驱使,才不会被名利所左右,才能淡泊宁静,清醒头脑,志趣高雅。
此外,张謇还教育儿子要谨言慎行,告诫张孝若,“儿须是平心慎语,爱身重名”。张謇要张孝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休息时可习已学之拳,既有益卫生,又不废学也”“伯父之果圃内,课暇可散步苑内,体操以暇,自习做运动最好”。张謇对张孝若教育的又一重要要求就是要力学敦行,达到知行统一,“儿须不懈力学敦行之志”。张謇还要求儿子有世界之眼光,张謇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1917年张謇送儿子赴美留学时,说“大道炳六籍,散捉区宇间。未尝限中国,蛙井拘墟观……驾言适异域,求览方员还”,这是让儿子要有放眼世界,开阔视野的胸怀。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年轻且最有活力的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人群。通过张謇的育子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爱国笃学。爱国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教育环节,张謇将爱国作为自己实业、教育和育子的永恒主题。张謇要求儿子要有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当今大学生要注重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理念培养。心中有人民,才能将自己的进步与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有机结合,才能让大学生明白只有与国家、人民同呼吸,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爱国当先爱身,爱身当先爱学,爱学自当爱可贵之光阴。张謇鼓励儿子克服个人为主的利己主义,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志存高远。这就让我们明白,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时刻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要有远大抱负,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只有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理念,才能拥有顽强的毅力,今后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二是胸怀天下。任何一位成功之人,必有一个心有世界的胸怀。用世界的眼光去治理一个国家,用国家的视野去看待一个省域,这才能把握大局。张謇在一百多年前就具有世界的眼光。张謇育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不忘创新。他创办的扶海垞家塾,形式上是旧的,但内容上是新的。开设课程吸收了欧美、日本的新式内容,教师的聘请也是如此,国学、日文、英文等交相进行,张孝若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启蒙的。民国时的南通教育因张謇而闻名全国,但是张謇为了让张孝若增加阅历,加上认同青岛德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张謇让儿子远赴千里外去读书。从而提升张孝若的人生境界、独立思考能力、处理生活能力和爱国爱亲理念。如今,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只有拥有创新思维,才能铸就辉煌。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双语教学、国内外形势、经济思维、管理模式等,均应成为大学生培养的方式。创新意识、创业实践要成为大学生培养的一种习惯。
三是德体结合。德智体结合被誉为张謇教子三纲,知识学习和道德品格培养,前文已分析,这里要阐述张謇的体育思维。张謇在育子中,很强调“气体”这一环节,“气”指的是精神状态,“体”强调的是身体状况。气就是说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体则是说人要分五谷、勤四肢。张謇早在1904年扶海垞私塾中就开设有体育一课,认为通过体育课,从身体的健康到精神的健康,实现精气神的培养、气质的熏陶。
当代大学生的培养,需要将体育思维融入其培养之中,将强身健体有机融入业余时间之中。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与强身健体的关系,使学生明白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的关联。一个好身体,是为个人计、国家计、民族计的基础。
四是勤劳俭朴。勤能补拙,俭能养廉。张謇不论在兴办教育还是在教育儿孙中,都很强调勤俭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张謇曾说“夫勤者,乾德也,乾之德在健,健则自强不息。俭者坤道也,坤之德在啬,啬则俭之本”。张謇还说,“勤与惰较则勤者胜;俭与奢较则俭者胜”。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基。张謇认为勤俭可以驱使人自力更生、努力创造,不奢求于他人,利于维护自己的信用。张謇在勤俭的个人体现是起居上不求适意,饮食上不求丰美。用钱在公益,即使千万都不介意,可是不该花费的,虽寸钉断铁都很爱惜。张謇很有钱,可是自己有几件衣服差不多穿了三四十年。曾写信给张孝若“家中可告汝母,刻意节俭,为自立之图,非常之备”。张謇的勤俭创业守业,正是其事业成功之本。
通过张謇个人的勤俭实践和育子的勤俭理念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的勤俭培养,让其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将勤俭作为理念输送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勤劳俭朴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学生必须将课本知识学习与劳动教育有效结合,树立大学生的勤俭观。
张謇育子的理念和实践,给我们很多启发。老来得子并为独子,如何教育?张謇爱子,但是不纵子,采取的是科学方式教子、育子。张謇在《家诫》中说“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张謇曾在给张孝若的家书中写道“自儿娘娘去世,父在外无日不念儿之学问、德行、体气,父老矣,袛儿一人为父之代也”。爱子并严格要求儿子,是张謇育儿的方法和要求。张孝若曾说,做名人之子难,那是因为张謇教育自己儿子,“儿须知父是有名人,儿子不易做;为世交长辈有名德人赏识,儿亦不易当。儿须自爱自重”。教育儿子读好“社会”这门人生功课,对德智体教育的有机结合、爱国爱亲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推行,虽家财万贯,但子孙教育很是成功。张謇育子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今大学生培养意义重大。培养复兴中华民族的有用人才,张謇育子理念可借鉴,并可推行。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江海纵横》
作者:杨海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謇育子理念和实践对当今大学生培养的启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