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玄衣及 发表于 2024-11-15 05:26:37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将于14日隆重举行:盛世祭典 激荡文化力量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沈晶晶 杨世丹 县委报道组 汪峰立



缙云仙都黄帝祠宇。(资料图)缙云县委办供图
缙云仙都,屹立了无数岁月的鼎湖峰,就要迎来一场盛会。
黄帝祠宇重建整整23年后,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的主办单位,由市县变更为浙江省人民政府。14日,这场以“弘扬黄帝文化 凝聚民族精神”为主旨、以“四海同心祭始祖 共同富裕启华章”为主题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首次以省政府名义主办的仙都黄帝祭典,究竟蕴含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县奋力迈向跨越式发展跑道的当下,它又将怎样实现文化赋能?走过悠长的历史,仙都的故事,翻到了新的一页。
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缙云鼎湖峰后、步虚山下,黄帝祠宇依山势绵延,黄帝像威严傲立。12.5米的高度,与1998年祠宇重建时12.5亿的中国人口数字相应,表达华夏儿女和衷共济的殷切期望。
更特别的,是整片建筑群的朝向——坐东南、朝西北,与千里之外的陕西黄帝陵遥遥相对,再现历史上“北陵南祠”格局,也昭示中华民族追根溯源、慎终追远的精神生生不息。
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才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国语》《春秋》《礼记》等先秦著作中,黄帝轩辕之名多次出现。《史记》更以《五帝本纪》开卷,五帝以黄帝为首,他降服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数十个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此形成。
缙云县的名字,一说是黄帝的号名,一说是黄帝任命的官职,也有说是黄帝部族的一支,大抵颇有渊源。而当地祭祀轩辕黄帝的历史,更能一路追溯到东晋年间。
公元422年,被贬南方的谢灵运,任情遨游、吟咏于山水之间。当时隶属永嘉郡的缙云县,便出现在他的《游名山志》《归途赋》中。“永嘉有缙云堂”“停余周而淹留,搜缙云之遗迹”等词句,记录下了1600年前黄帝文化在南方传播辐射的真切印记。



缙云仙都黄帝祠宇(资料图)。缙云县委办供图
今天,走进缙云县博物馆,一幅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亲自题写的“黄帝祠宇”碑文,一块1997年在仙都山出土、宋代朝廷祭祀所用的“金龙玉简”,一批2003年黄帝祠宇二期施工现场发掘的柱础、瓦片等遗存,无不在向人们表明:缙云祭祀轩辕黄帝的传统和仪式,千年不衰,传承有序。
据缙云本地文化研究专家项一中介绍,2000年、2004年和2010年,当地先后召开三届高规格、高水平的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浙江省历史学会等专家多次相聚、深入论证。得益于确凿的文物考古和史料记载,缙云作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中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研究中心”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公认。
“缙云黄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应当是黄帝崇拜和传说的主要辐射地之一。弘扬黄帝文化,开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恢复确立‘北陵南祠’的祭黄格局,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积极意义。”正如中国史学会理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陈剩勇所言,新时代祭祀轩辕黄帝,既是对先祖开创中华文明的崇敬、缅怀之情,也能激励炎黄子孙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助力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0月11日,距离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倒计时3天,在缙云举行了本次祭典的首次全流程彩排。
23年来,与黄帝祠宇重建同步,“缙云轩辕祭典”弦歌不断。每年举办两次,清明节为民祭,重阳节为公祭。从默默无闻到形成品牌,祭典逐步为世人知晓,参与人数、参与范围逐年扩大,并于2011年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成为浙江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保留的8个节庆项目之一。
设在黄帝祠宇缙云堂东侧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见证祭典的感召力。“基地建成时间不算长,但已举办研讨、交流活动二三十次。”缙云县台办专职副主任管静园告诉记者,因疫情防控原因,今年参与人员数量控制在300名左右,其中台湾同胞就有50余人,届时还将举行“‘缙’在咫尺‘云’架两岸”相约缙云招待会、两岸农业文创交流活动。
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多年来“缙云轩辕祭典”由丽水市或缙云县人民政府主办,仍属地方活动,一定程度限制了文化品牌传播。而陕西黄陵、河南新郑两地的轩辕黄帝祭祀大典,同属国家级非遗,主办单位均为当地省政府。
为此,去年以来,经专家论证、申请上报等程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主办单位变更为浙江省人民政府。
三地共祭、层次相当的轩辕黄帝祭祀格局,由此真正形成。



2021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彩排现场。俞碧寅 摄
更富魅力的文化名片
之于当代,轩辕黄帝的象征意义,不仅在于他是中华民族血统意义上的祖先,还在于他是中华文化的肇基先祖,在混沌蒙昧的远古时代,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文字、衣冠、舟车、音律、历法、职官制度等,或始于黄帝时代,或在这一时期得到弘扬。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认为,轩辕黄帝展示的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精神的源泉。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一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同样与传统文化内核的气质相契合。而作为中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缙云更是直接受到这些精神滋养,并源源不断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地人常说,自己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梅干菜精神”。靠着背囊里一罐梅干菜,凭借一股能吃苦、敢创新的劲,人们走出大山求学、经商、讨生活。也因为这种精神,一个地处深山的姓潘村,能接连走出17名博士,一块小小的烧饼,做成了年产值24亿元的大产业……
当前,浙江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进程中,需要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需要打造更加鲜明的文化标识。地处山区,缙云和丽水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也需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充分提升文化软实力。



中国仙都黄帝祭典。(资料图)据视觉中国。
但黄帝文化,能否成为浙江富有魅力、能吸引人的一张文化名片?不少人认为,“有不小距离”。“一方面,黄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对其精神内涵的梳理、挖掘不充分,导致文化名片辨识度不足,另一方面,黄帝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当代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老百姓对文化品牌认同度不够。”县文化和广播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柯国明说,此前,缙云黄帝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如龙泉青瓷、青田石雕等。
眼下,随着主办单位变更,这场规格更高、标准更高、影响更大的缙云黄帝祭典,正在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激发文化自信觉的新支点。
今年的祭典仪式,沿用长号鸣天、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高唱颂歌、乐舞告祭等九项仪程,彰显古代最高祭礼“谛”礼风采。但无论祭文的内容,还是乐舞的形式,都被大胆革新。比如,音乐元素承袭了黄帝制五音十二律,辅以唐宋的雅乐清音,构成了原创祭典音乐。
整个活动的视觉、色彩系统,也已焕然一新。以祭典logo为例,一个“仙”字,中心一“竖”,取自鼎湖峰景观,外周连线犹如一条腾飞的龙,用艺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图腾意向与缙云山水人文风貌相连,更具可识别性,也更有美学韵味。
“与时俱进的祭典,将被更多人看懂、认可、欣赏。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完善祭典内容,推动黄帝文化仪式化、艺术化,使之成为能走向全省、全国的文化品牌,同时也将为祭典注入更多时代元素,让它能够转变为日常表演,走入年轻人心中。”缙云黄帝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敏说。
祭典之外,一系列变化也在发生。时隔10年,黄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将于今年重启,以进一步挖掘黄帝文化精神内涵。朱熹曾经讲学的独峰书院里,缙云口述史、婺剧文化研讨等沙龙定期举办,专家、志愿者齐聚,共同探寻黄帝文化与本土其余文化、当代精神气质的连接点,找到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人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借助考古遗存、文人辞赋的系统挖掘、布局展示,黄帝文化能在浙江更加熠熠生辉。
共同富裕的文化力量
秋日,天气渐冷,缙云仙都景区却人气不减。向日葵花海、烧饼总店、黄帝祠宇和独峰书院等景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上海、杭州等地客人打卡,彰显山水景观和黄帝文化的魅力。
这些年,因鼎湖峰、黄帝祠宇坐落于此,缙云仙都景区声名愈隆,迎来400多部影视剧组到此取经,也吸引众多游客。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仙都民宿、农家乐就新增18家,其中外来投资占30%以上。
“目前,光一个鼎湖村,就有民宿农家乐162家,床位3562个,户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在丽水名列前茅。”仙都街道党工委委员潜锦江说,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景区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万元。
除了见效明显的旅游业,缙云还依托黄帝文化品牌,开发了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黄茶等众多农产品,推动产品增值溢价,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缙云仙都风景。(资料图)缙云县委办供图
“以黄茶为例,我们一边在挖掘品牌文化方面发力,做好黄帝文化、健康养生文化内涵提炼,一边在产业融合上下足功夫,利用茶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文化体验产品,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道路。”缙云县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告诉记者,从品种看,缙云黄茶与天台、仙居等地茶叶同源,但通过文化赋能,2021年缙云黄茶品牌价值达到4.67亿元。
当前,浙江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而如何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缙云显然有了更多思考和探索。
“数一数景区游客,80%以上都是冲着山水景观、自然风光而来。因为过去,景区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将黄帝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文化传播载体单一,也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独立IP和新增长点来打造,尚未形成文化带动社会经济全方位进步的态势。”仙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柯丽江说,祭典主办单位的变更,给他们带来新契机。
一年来,在创成国家5A级景区基础上,仙都景区启动轩辕文化街“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水泥、红砖等材料建设的永久性建筑物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景观小品、休憩设施、绿化等旅游服务设施。与此同时,管线下地、道路通景等改造行动成效初显,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围绕首届省祭黄帝大典,我们还邀请了10余支设计团队,推进文创产品和养生餐饮开发。”柯丽江介绍,目前,以黄帝文化、缙云烧饼等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已有50多种,融入鼎湖峰和老农牧牛元素的摄影路线、“仙境奇冰”系列冷饮产品等一经推出便引爆朋友圈,“一只雪糕,带来了25万元收益,也让黄帝文化增添名气。”



缙云仙都风景。(资料图)缙云县委办供图
千百年来,除了黄帝文化,李白、白居易、朱熹等文人墨客都在缙云留下了足迹和诗篇,留存在仙都的摩崖石刻和题记多达126处,是江南最大的摩崖石刻群。黄帝文化的进一步梳理盘点,也在激发这些资源的潜力。
仙都景区周边石窟生态恢复加速,石窟餐厅、音乐厅、图书馆、露天剧场等分批建设,让旅游业态更加丰富多元。37个省级以上“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先后创建,低空飞行、马术、鹦鹉园、蜜蜂王国等一批新颖产品面世,文旅产业不断迭代升级;30余条、300多公里的户外驴道陆续开发,更将全域生态、人文景观串点成线,带动沿线村镇发展的同时,也为烧饼、黄茶、爽面等富民产业注入动能。今年上半年,缙云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3138元,同比增长17.7%。
目光再远一些。在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全新发布,缙云、丽水、青田历代名人摩崖石刻文化带,入选重点项目库,迎来重大“利好”。在全省,“诗画浙江”建设持续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开展实施,也将为黄帝文化IP塑造带来更多空间和机遇。
让传统文化可见、可感、可传承,为共同富裕注入新能量、新动力,是这场祭典的目标,也是这张名片的时代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将于14日隆重举行:盛世祭典 激荡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