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三峡大学何伟军获批20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6fa13097319e41eca8ed9286788149fa~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2&x-signature=enLJozZDHm9fl3PA%2Ff9roRYJwXI%3D12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今年共立项364个项目,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何伟军教授作为项目首席专家申报的“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23538bcb5a974cc9a68fcc14cef359fb~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2&x-signature=ahv7PCBA840HUDoUJ11sjwvUd0c%3D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是用于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目前,国家社科基金已形成包括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内的六个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类别。
在学校社科处的组织支持下,何伟军教授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及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学院等学院的相关学者进行申报并获立项。本课题将尝试从学科交叉和系统科学的视角入手,立足于历史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发展经济学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理论,从长江三峡地域历史变迁中的“地理—交通”联系、“社会—文化”联系、“经济—生态”联系入手,对构建带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及其中各要素的耦合优化进行研究,以打造区域高质量生态经济体系,从理论上充分论证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构建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何伟军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从事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先后在区域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产业集群触发机理与培育、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路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宜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咨询,较好发挥了新型智库功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facb9c8ecc14aac945b6c2eb9671dde~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2&x-signature=ndvqo1isbvVfPkHp4Nn0mPeYN5A%3D
2019年12月06日,《三峡日报》刊发了何伟军教授的专访。
人物简介
何伟军:1965年11月出生于湖南邵阳,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博导,教授(二级),现任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87a87b3464e240789deb366ebc69836e~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Apq4oes1ol12QIHP25JgYZ2VxNg%3D
童年时随父母来到宜昌,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他都在宜昌学习、长大。1987年秋,他大学毕业后又回到“第二故乡”宜昌,在这块热土上一工作就是32个春秋。
“我应该算是一个地道的宜昌人了,我在宜昌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在湖南家乡的时间。”11月上旬,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何伟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道。
他年满18岁就在大学光荣入党;大学毕业后,放弃重点高校继续留校任教机会,来到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工作
何伟军出生于湖南邵阳,9岁的时候,随参加三线建设的父母来到了宜昌,在位于三游洞附近、夷陵区境内的八O九厂子弟学校读完小学和初中。
1980年9月,品学兼优的何伟军考入宜昌地区直属重点中学——宜昌师专附中,当年12月,这所学校更名为“夷陵中学”。
在1982年的高考中,何伟军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机械工程二系。大学期间,何伟军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追求进步,先后担任系分团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主要学生干部职务。1984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华中工学院为进一步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选拔了一批在校学生干部和党员担任半脱产学生辅导员,何伟军还没毕业就担任起年级学生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1986年大学毕业后,他留校继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87年,刚建校不久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面向全国广纳优秀人才,何伟军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了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当时学校领导也对他回乡任教给予了充分鼓励,他当年9月入职,10月即被任命为机械系分团委书记(副科级)兼学生党支部书记,那时他还未满22岁。后来,他又先后担任了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
1996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分设武汉、宜昌校区;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与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三峡大学。其间,何伟军先后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学生处(部)长、机械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三峡大学校长助理等职。2007年3月,何伟军被组织任命为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4月,出任三峡大学校长。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4d252c949a0c42049363d03ffaf284f6~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Tmn%2Fp2GL2j1Cj6Z32gJMCUr465Y%3D
“宜昌这几年发展态势非常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宜昌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等诸多荣誉。宜昌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三峡大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服务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是三峡大学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担任三峡大学校长以来,何伟军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同时紧密结合宜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三年,三峡大学有3000余名高质量毕业生在宜昌就业、创业。
何伟军在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跨区域水资源冲突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部,近10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先后在《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以及《Scientific Report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等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提出的一些学术观点具有较大影响力,中文论文他引430余次,英文论文他引70余次
他带领团队扎根宜昌大地开展前沿学术研究,主持完成的相关课题研究为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列入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多项研究成果为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一座伟大的城市,必然催生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然支撑一座伟大的城市。三峡大学在宜昌,宜昌发展好了,大学才会更好!”近年来,何伟军和他的团队扎根宜昌大地,聚焦三峡区域开展前沿学术研究,为宜昌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f9cc27bddb6472fbd9cce2aefc212b2~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w%2FWCQjZdQaWpZXYfm8pzB2%2Fhx5g%3D
2008年11月,针对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航运需求激增与三峡大坝通航能力不相适应的新形势,“中国三峡物流中心建设高层论坛”在宜昌举行,何伟军主持完成的《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研究成果作为主题报告在论坛上进行了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来自全国政协、国家各部委、沿江各省市及科研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官员,一致呼吁国家将三峡物流中心建设纳入国家物流规划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支持在宜昌建成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格局,建设三峡航运中转中心、区域性交通中心、鄂西渝东商贸中心和三峡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在市委市政府统筹推动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09年,“加快建设三峡物流中心”建议被写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务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从而确定了宜昌在全国物流版图的重要地位,有力促进了宜昌物流业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0f83e78b45574395b777682c2add9904~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VulVwbhuagBEi3NimSyhUoZfZrI%3D
近年来,何伟军积极推动三峡大学与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学科建设,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规划等宜昌优势产业,强化相关学科发展。目前,大学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27个本科专业覆盖宜昌千亿产业。学校联合宜昌市科协等单位申报的“聚焦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会企校联合助力宜昌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及绿色化改造”项目,获批2018年度国家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
为了给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2018年,三峡大学成立了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研究院,聚焦长江大保护前沿科学问题,凝练一流的学科方向,引领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工作,打造大学服务长江大保护的窗口和创新平台。大学还整合相关学科,积极为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宜昌化工产业转型以及相关方面开展研究。与湖北昌耀新材签约校企合作,成立磷石膏综合利用创新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磷石膏“变废为宝”。今年9月,三峡大学专门就长江大保护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课题征集;10月,该校牵头举办全国水利年会时,又将长江大保护设置为会议议题之一,邀请全国专家献智献策。
他还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多年来一直关注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多项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央、省的高度重视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他推动校地共建“三峡智库”,三峡大学每年与宜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达170多项。
作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三峡大学拥有齐全的学科门类、强大的研究团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条件建设高水平智库,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何伟军的积极推动和具体组织下,2019年3月,由三峡大学与宜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共建,省政府研究室协同,三峡区域第一个新型智库——三峡智库在三峡大学揭牌。“三峡智库”聚焦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围绕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和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8de994a38f8a412abc2e31ffc45cc20b~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PK9Nt0W7VlYpcUQ2Zyp%2Fit4l%2BKs%3D
“‘三峡智库’的建成,是三峡大学近年来与宜昌市在产学研方面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何伟军介绍说,三峡大学与宜昌市的产学研合作日益密切,仅2018年,承担宜昌市的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就达170多项、项目经费突破6000万元。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宜昌这片沃土上成功转化。
“服务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何伟军积极鼓励、组织学校相关研究团队主动融入宜昌,不断提升三峡大学服务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学与安琪集团合作,成功突破发酵用面包酵母浸出物产业化关键技术,打破了欧美国家高端发酵领域的垄断地位。此外,还攻克了巴东木莲、红花玉兰等珍稀濒危植物的繁育与栽培关键技术,推动锂离子电池研究实现了成果转化,成功解决了石墨3D打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中关键技术难题,积极参与五峰栗子坪村等乡村的旅游扶贫规划与建设。
近年来,作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何伟军还多次就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衷心感谢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以及全市人民对三峡大学的支持和信任,正是由于全市人民的信任和关爱,三峡大学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中不断进位,并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行列!”何伟军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峡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霁,市长张家胜等领导多次到三峡大学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学校的实际困难,如求索溪生态补水工程、大学路绕行建设等得到了市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些支持措施为近4万名大学师生营造了“宁静校园、平安校园、景观校园”的优美环境,同时也为宜昌打造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cea8ece871c647b5a46c774e3201c1c4~tplv-tt-large-asy2:5aS05p2hQOWwj2XmlZnogrI=.image?x-expires=2013521013&x-signature=2m5pNBImpzRqE7McxHMKbEVnmlU%3D
三峡大学和宜昌市的“校地共建”已渐入佳境,大学师生们的“宜昌市民意识”越来越强,大家像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维护着宜昌的社会声誉和城市形象,不少留学生还把宜昌的美好声誉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来源 | 索源网 三峡日报
文字 | 黄春梅 余东山 魏瑶 袁亮
编辑 | 吴言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