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8-23 09:01:46

刘家庄侯家井的故事

刘家庄的侯家井故事

文/马荣宪



刘家庄的故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打水库和村庄搬迁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一部分是村庄的来历和传说,是流传下来的故事。

(一)

在人们的印象里,汪沟镇的刘家庄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庄,小到只有一姓人家。可是就是这个小村,却有着牵扯全镇的大故事。

《费县地名志》记载:刘家庄,清光绪初年在现村南一里处建村,以姓氏取名刘家庄,1967年建刘庄水库,因该村处于大坝下侧溢洪道上,故于1968年搬迁到刘家庄水库坝西。

打水库、村庄搬迁、库区移民,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件件都是大工程。

可就是这样的大工程,却都让刘家庄这个小村摊上了。

据资料记载,刘庄水库工程是1966年9月开始的,由全镇各村出工修建,谓之曰:出夫。为了保证工期,出夫的人,住在各村在工地上搭建的草棚子里,草棚子的搭建分散在两处,一处在水库西岭,一处在水库东岭,远远望去,浩浩荡荡一大片,各村自带伙房,施工期间,出夫的人吃住都在工地上,一到做饭时间,炊烟升起,野地里就会雾气昭昭,便很壮观。那时候落后,工地上除了一台大铺链子拖拉机来回夯压地基外,剩下的施工就全靠人力,肩挑人抬小推车,劳动强度十分庞大。

刘庄水库占地三千多亩,涉及到了11个村庄,分别是:刘家庄、冯家庄、许家寨、上草沟、李家寨、韩家沟、支家庄、颜家庄、下富彩、石牛栏、东曹家庄,其中,仅刘家庄村就被占地525亩,人均占地2亩多。后来这些村都被划定为库区村,享受了一定的国家补助政策。

水库占地面积庞大,就会有人因土地减少而吃不上饭,为了更好地安置因失地而吃不上饭的村民,上级就采取自愿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办法,把刘家庄的部分村民分散到了全镇的13个村里,为他们盖好了房子、分配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涉及到的这13个村分别是:敢胜庄、东汪沟、西汪沟、北杨庄(杨家峪)、张虎峪、颜家庄、许家寨、李家寨、石岗领、颜家围子、刘家大沟、后楼、刘家庄。

从刘家庄分散出去的村民接近五十户,退休教师刘春秋在续修刘氏家谱时,曾逐村进行过统计,从刘家庄搬迁出去的刘姓族人,现都已分枝散叶,发展的很好,总人口已接近老村规模。

刘家庄老村有一大一小两个,大村处在水库下游、大沟西边、冯家庄村家后,距离新村有一里路,小村在水库里边,叫大山沟,住着六户人家,这一大一小两个村庄,位于下游的大村,因为处在泄洪道上,位于上游的大山沟,因为处在水库里边,因为水库,就都不能再住人,于是,村庄搬迁便成了大事。

为了安全起见,不论大村小村便都搬迁到了大坝西侧的岭头上。这就是现在的刘家庄。

之所以说刘家庄有着牵扯全镇的大故事,指的就是打水库牵扯到的村庄搬迁和人员迁移惊动了大半个汪沟。

而在打水库期间,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插曲,带着深深的时代痕迹。

打水库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才刚刚开始,那时的汪沟叫汪沟区,区委书记叫李德明,区长叫董金祥,他们两个人负责整个刘庄水库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两个人差不多天天泡在工地上,跟村民一起施工干活。就在这时候上边来了政治任务,要求批斗当权派,当权派是谁呀,工地上最大的官就是当权派,那就是书记和区长。因此,他们两个就成了批斗对象。白天领导施工,晚上挨批斗,开完了批斗会,就观看文艺演出。

在“文化大革命”的头几年里,几乎人人是“毛主席语录”不离手,“毛主席语录”不离口。因为事事离不开“毛主席语录”,在民间就出现了许多“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的新花样。

那时的批斗会有一个口号叫“要文斗,不要武斗”,批斗会就开得很文明,先是把当权派揪到主席台上,回答革命小将的提问,每回答一个问题,都要先喊一句口号,以此来掀起批斗会的高潮。比如:

革命小将问:抓革命,促生产,工地上的事情谁来管?

当权派回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地上的事情我来管。

革命小将问: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斗你对不对?

当权派就回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革命需要我挨斗,我不挨斗谁挨斗!

革命小将问:阶级斗争是纲,一抓就灵!

当权派回答:政治是灵魂,是一切行动的指南!

革命小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当权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于是,批斗会便圆满结束,进入观看文艺节目的环节。

因此,批斗会,或者文艺演出,就成了工地上的娱乐项目,民工们一天的劳累便会烟消云散。

有人说,刘庄水库是这一片土地的灵魂,因为它主宰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就成了金口玉言。

(二)

其实,一切村庄的发展形成,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了一个一个的故事。

对于刘家庄来说也是这样。从有人居住,到形成村落,再到官府纳入管理,就都成了一个一个的传说。

传说在刘家庄建村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人居住。

最早来这里居住的人家姓郭,是个大户人家。

人们对于大户人家的定义,就是地多,钱多,人多。而对于人多,人们又有一个最直观的定义,那就是林地大并且多。

居住在这里的郭家,就是这样,土地有三四百亩,林地有好几处。

据村上老人讲,老郭家的土地,范围很大,具体地说,就是后楼村以西,许家寨村以东,颜家庄村以南,西汪沟村以西,并且,这一大片土地,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名字,叫郭家洼。

最早的郭家林地,就在郭家洼,后来又搬迁到颜家庄东岭。

紧跟着郭家来此居住的,还有一户人家,那就是侯家。

侯家也是大户人家,只是比郭家略小,但却有钱有势,也是相当的厉害。

那时候这里是一条山沟,两边全都是山岭,天干地旱,吃水就困难。

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老侯家就花下钱财,雇下人工,在郭家洼边上的河沟上用青砖砌下了一口水井,名叫侯家井。

侯家井建造的很有规模,大约有十丈深,养水池有十亩地大,不怕天干地旱。

侯家为了和郭家攀比,就营造声势,让四外村上的人家都来打水,并且全都不要钱。

俗话说,水是财之源,侯家吃水不要钱,就吸引了过往行人以及四外村上的村民,人们便都纷纷传扬侯家井,夸赞侯家积德行善。

一时间,侯家名声大振,远近皆知。

侯家富了,侯家也有了名声,侯家就有点飘飘然,认为谁家也不如侯家。

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

老侯家瞒着官家打响场的时候,就有人举报给了官府。

在古代,打响场那可是犯王法的事。

老侯家以为山高皇帝远,官府不会知道此事,哪想到会树大招风,遭人举报,于是,侯家便犯了抄,摊上了灭门之罪。

不管怎么说,侯家毕竟是行了善事,为下了人缘的,便早早得到了抄家灭门的消息,连夜把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都藏进了侯家井里。

当时流传了一句话,就形容了侯家的富有,那就是:扒着了侯家一口井,能富山东半个省。

后来农业学大寨,刘家庄整山治水,在老村的东南,整地的时候还真就就挖出了一口井,相传就是侯家井。这口井,全部用青砖砌成,挖了七八米深,都没能挖到底。

为啥后来不往下挖了呢,村里的老人们说,不是不想挖,而是不敢挖了,一挖到七八米深的时候,周围的沙土就会坍塌,挖一次坍塌一次,都怕出人命,就没人再敢往下挖,侯家井里的金银财宝也就成了一个谜。

从此侯家就过没了人。

也有人说,侯家过没了人,那是犯了地名。侯家和老郭家住在一起,那就是猴进了锅,能有个好么?

再后来,刘姓人家来了,郭家就败了。

为啥这样说呢?村里的老人自言自语的说,那还不是郭家又犯了地名呀!

你想想,锅里装满了水,好好的就流出来了,那还不是锅漏了呀!

这就是犯地名呀!不信都不行!

到后来,郭家洼就改成了刘家庄。

刘家庄上最后的一个郭姓男丁,叫郭二,二十年前才死。

这个郭二呀,是个大麻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得的麻风病,给送王林麻风院去了。后来治好了,却没能寻上个家口,也就没留下个根,从此,老郭家就断了后。

说起麻风院呀,还真离咱这个村不远。都知道王林有个麻风院,其实呀,刘家沟曾经也是个麻风院。这里四面高,中间洼,又四不靠村,等到王林那边的麻疯病人住不下的时候,就把这里的十几户人家搬回刘家庄,那些农家院就都当做了麻风医院,到1957年,所有的麻疯病人都治好的时候,搬走的那十几户刘姓人家,就又都搬回了刘家沟。

所以说,刘家沟的刘姓人家的老家,就是刘家庄,这两个村的刘氏家族,其实是一家。这一点,从刘春秋续修的刘氏家谱上就能看出来。

给我讲故事的老人不会吸烟,也不爱喝茶,只是略一停顿,就又接着讲了村上的另一个故事。

说很早以前呀,在村子的正北边,有一堆石头,路东一片,路西一片,坑坑凹凹的,北山上的娘们下来赶汪沟集,走到这里正好是一半的路程,便都坐在这些石头上歇歇,一个凹坑正好坐一个人,一坐一大片,人们便把这些石头,喊做了老婆坐石。

老婆坐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坐在上边,冬不冷,夏不热,就让人们传成了宝石。

北边村上有一个大财主,是个财迷,听说了就想占为己有,半夜里组织了长工来偷挖老婆坐石。可那些挖石头的长工却不知道这些石头都是宝贝,就拿了大锤猛砸,一锤子下去,老婆坐石就一流火星子炸开了花,那些刨石头的人就全都吓跑了。

等到第二天,在老婆坐石的地方,骑着个路当央,就出现了一座山神庙子,是由一层一层的薄石板垒成的,每层石板之间,要么有四个小石人顶着,要么有四个小石马顶着。一到冬天的时候,风刮得呼呼的,山神庙子里却没有一丝风,北山上下来赶集的那伙娘们,找不着老婆坐石了,就都在山神庙子里避风歇歇。

于是人们就传言说,那群北山上下来赶集的娘们,肯定是山神的亲戚,要不怎么老是有神仙相助呢?

所以呀,咱们这个刘家庄,前有流水,后有靠山,是个标准的风水宝地。

讲述人:刘春秋 69岁 退休教师

刘洪生 82岁 汪沟镇刘家庄村村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家庄侯家井的故事